2013:全球车界这一年
Alex Taylor III | 2014-01-03 15:20
分享:
[双语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汽车业来说是个变革之年,但变革的结果却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东山再起,有的一败涂地。此外,还有人在办公室角落里酝酿革命。总之,这又是不平静的一年。
2013年的圣诞节如期而至。对美国汽车工业来说,年底猛增的销量为格外成功的2013年画上了句号。分析师预计,12月销量的季节变动调整年率可能达到1700万辆,这也是近六年来首个达到这一销量的月份。同时,它将使2013年全年销量达到1570万辆的高位。
尽管销量大幅增长让人欢欣雀跃,但它并不是汽车业今年最重大的新闻。底特律先是因为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提拔玛丽•芭拉出任汽车业首位女性首席执行官而欢欣鼓舞;紧接着,福特汽车(Ford)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在重回波音公司还是加入微软公司(Microsoft)两者间犹豫不决之际,它又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传统的三巨头抱怨现有产能已挖掘到极限,开始制订扩张和聘用新人的计划。特斯拉公司(Tesla)让电动汽车的销量火了一把,而且不肯按行规出牌;而同时谷歌公司(Google)则在自动汽车研制上一马当先。
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乐观的消息。随着油价趋稳并随后下跌后,电动汽车的销量马上就开始受到拖累。铃木汽车(Suzuki)在美国市场上日渐式微,同时沃尔沃(Volvo)看起来也还是无力回天。中国——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销售开始放缓,而欧洲依然在衰退中泥足深陷,汽车业产能过剩的根本性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下面就是今年汽车业所经历的高峰和低谷:

成功突破玻璃天花板
玛丽•芭拉从通用汽车的第三把交椅升至第一把交椅,获得首席执行官提名,这一路上她突破了好几个历史性障碍。一方面,通过任命一位非执行主席掌管董事会,她能更容易打开工作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一位对手接手了她以前的职责,她现在的工作又变得更棘手了。她是二十年来首位掌管公司的产品工程师,各种建议势必将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这些建议小到新皮卡上的空调出风口,大到别克(Buick)和雪佛兰(Chevrolet)这些品牌的前景,无所不包。

最畅销车型
作为过去二十五年来的常胜将军、福特的F系列皮卡一直成功地抵挡住了雪佛兰重新设计的西尔维拉多(Silverado)的挑战,盘踞着美国最畅销皮卡的宝座。而全是日本品牌角逐的最畅销汽车决赛,丰田(Toyota)凯美瑞(Camry)再次成功击败本田(Honda)雅阁(Accord),摘得冠军头衔。

增长最快品牌
斯巴鲁(Subaru)的销量在全新设计的森林人(Forester)酷越车大力推动下攀升了28%。它今年前十个月就打破了去年的销量纪录,还连续第五年保持了增长。而一度算是热门选手的起亚(Kia)尽管拥有七款全新或改款车型,销量却出现了下滑。在11月整个市场增长8%的背景下,起亚的销量却下滑了3%,表现在前十大品牌中垫底。

增长最快豪华品牌
捷豹(Jaguar)在印度塔塔集团(Tata)麾下继续演绎着王者归来的传奇,销量猛增了41%。围绕F型运动轿车的系列活动对此颇有助力,但真正的推动力来自凤凰涅槃的XF轿车,它新推出的四缸和六缸车型及全时四驱才是幕后功臣。日产(Nissan)英菲尼迪现在将总部迁到了香港,打算在接下来的数年里重振雄风,但在它将全系车型用“Q”打头的字母数字形式重新命名后,销量却下滑了4%。

急转弯
丹•埃克森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后,继续对一些收尾工作做好安排,同时彻底改变了一些原有的决策:
在澳大利亚经营了82年后,通用汽车表示由于成本过高,霍顿分公司的引擎和整车生产将停产,结果使得丰田成了澳洲最后一家汽车厂商。
在欧洲卖了九年的韩国产雪佛兰后,埃克森认定:1)这款车对客户毫无吸引力;2)它一直导致欧宝(Opel)销量的流失,而欧宝恰恰需要这个市场。因此通用决定不再销售该车,而退出欧洲市场的费用将高达10亿美元。
通用曾经为了节约采购及新车型研发开支而与标致汽车(Peugeot)合作。如今,合作14个月后,通用以8200万美元的损失出售了它7%的股份,同时表示双方的合作范围将大幅缩小。

谁能不糊涂?
今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Fiat-Chrysler)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表示,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2013年“肯定会”重返美国市场。到了9月,菲亚特一名高管向《今日美国》( USA Today)表示,这款车“肯定”会“年底登陆美国”。当月晚些时候,菲亚特的发言人表示,名为4C的首款轻型跑车要到2014年的第二季度才能上市。不过谁都难免会犯糊涂:2011年5月我就写过,阿尔法将会在“当年末”重返美国市场。

车界聋子
大众汽车(Volkswagen)经常被大家质疑在理解美国市场上有点耳背。今年它宣布将把英国的营销高管约翰森•布朗宁撤换成一个名叫迈克尔•霍恩的德国人。大众2013年在美国的销量下跌了5%,业内其实早已对此做出过预测,因为它的两款核心车型帕萨特(Passat)(见上图)和捷达(Jetta)都已经有年头了,而全新高尔夫(Golf)在大众准备推向美国市场时也早已上市两年了。

自卖自夸的高管
今年8月,雷诺(Renault)首席运营官卡洛斯•塔瓦雷斯宣布,因为他的老板卡洛斯•戈恩不打算挪窝,所以他本人可以出来掌管通用汽车或福特汽车。两周后,塔瓦雷斯就辞掉了雷诺的职位,“去追求其他个人抱负”。但到了11月,雷诺在法国的老对头标致却宣布,塔瓦雷斯2014年将出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品质第一
今年6月,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终于承认了一个历史遗留的设计问题。它召回了260万辆1993-2004年间生产的吉普大切诺基(Jeep Grand Cherokees)和2002-2007年生产的自由者(Liberty,见上图),因为这些车的燃油系统存在隐患,发生追尾事故时可能引发火灾。但这类问题迄今还在困扰着福特这样的老牌厂商。自从大受追捧的翼虎(Escape)2013年经过全新设计上市后,它已经第七次被召回了。这七次中有一次就是为了修复上一次召回引起的新问题。

说声抱歉可真难
8月,福特因为把C-Max酷越车(见上图)的标称油耗每加仑说多了4英里而公开道歉,同时表示将出于“好意”退给每位车主550美元。这一大方出手立刻就盖过了现代汽车(Hyundai)和起亚,这两家因为所谓的“程序误差”而把自己一些车型的标称油耗每加仑说多了一英里。它们为此提出的赔偿方案是,将基于实际英里数和标称英里数的差异,再加因此给车主带来麻烦而多赔的15%:平均算下来每个车主到手也就88美元左右。

行尸走肉
11月,菲斯克公司(Fisker)在烧光了14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政府——后宣告破产,它那款标价103,000美元的插电式混动车Karma只卖出了1,800辆。剩下的车都卖给了一家香港老板当家的投资集团,他没花多少钱就收购了菲斯克公司。这个集团打算今后继续生产Karma(见上图)和其他混动车。与此同时,2011年破产且这两年一辆车都没生产的萨博汽车(Saab)在新东家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主导下,12月开始重新投产老款9-3汽车。它计划落户青岛,每周生产10辆车,这些车基本上主打中国市场,因为22%的萨博车主都来自中国。(财富中文网)
译者:清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