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传媒造特首?
张少威 | 2012-03-29 17:45
香港的传媒虽不能决定谁任特首,但有能力让某人做不成特首,这是本次选举给香港政客的一个重要启示。
3月25日,梁振英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特首),决定选举结果的当然不是香港传媒,而是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但影响结果的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乃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香港传媒的报道。
这场选举从始至终是梁振英与唐英年之间的较量,两人都为特区政府服务多年,中央对两人都能接受,因此民望和舆论的支持度成为两人竞争的焦点。在此情形之下,香港传媒特别是较有影响力的报纸“剑走偏锋”,放弃正面报道两人未来的施政理念,集中报道两人的负面新闻,以此吸引读者的眼球。其实,这也是因为一些报纸的老板对候选人做出了抉择,导致报纸分为“挺梁”和“挺唐”两个阵营。这样做的后果是新闻报道出现倾向性,不再着重客观公正。比如,当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梁振英获得的支持度略有下降,“挺唐”的报纸便用大标题报道“振英民望续跌”。但读者看下去才知道,梁振英仅从41%降到40%,比唐英年的22%仍高一大截。
在选举期间,明显支持梁营的有《东方日报》、《明报》、《经济日报》、《晴报》,明显支持唐营的包括《星岛日报》、《头条日报》、《英文虎报》、《信报》,而代表反对派(泛民主派)声音的《苹果日报》则只有“打”,没有“挺”,每天都对梁唐两人揭批、挖苦、谩骂,并把矛头指向北京,利用一切机会攻击中央政府。传媒大量报道负面新闻是反对派最希望见到的,因为打击梁、唐二人的民望会令最终的当选者难孚众望,从而给下一届政府的有效施政带来麻烦。
唐英年本来处于优势,获得大量香港知名人士的支持,但几宗“丑闻”令他民望骤降,这是他落败的主因。最初被揭有外遇,他拖了一段时间才承认有“感情缺失”;后来又被揭有私生女,他以“不想伤害无辜的第三者”为由,拒绝承认或否认。这些尚属个人行为,对他的杀伤力有限。被揭家中有近200平方米违规建筑则类似于“遭遇核打击”,因为这可能涉及刑事罪行。唐英年仍旧没有迅速回应,反而像挤牙膏一样每天只承认一点,并且今天否定昨天说过的话,这给传媒提供了良机。为求轰动效应,报社和电视台纷纷租借吊车,在墙外从空中拍摄豪宅内的情形。事件一步步戏剧化、娱乐化,持续发酵多日,导致唐英年的公信力荡然无存。此时,他仍有机会悔过自新,但却缺少勇气,选择将责任推给妻子。此举立即遭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从那以后,他的民意支持度始终没能明显回升。到了选举的最后阶段,唐英年利用电视辩论对梁振英提出指控,虽然打击了对手的声誉,但因违反了行政会议的保密原则,被舆论视为“自杀式炸弹攻击”,损人而未能利己。
梁振英在选举期间也受到传媒“揭批”,但因为涉及他的事件不如唐英年的丑闻那样容易被确认错在哪里,再加上他应对自如,结果基本上过了关。可以说,梁振英当选并非因为他“太狡猾”,而是因为唐英年“太愚蠢”。香港的传媒虽不能决定谁任特首,但有能力让某人做不成特首,这是本次选举给香港政客的一个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