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能搞好美国最大的银行吗?
Shawn Tully | 2011-10-15 00:00
美国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声誉受损,并遭受了巨额抵押贷款损失,至今尚未转过神儿来。但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也许是扭转时局的合适人选

很难想象哪一家在金融危机中幸存下来的公司比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更加受到鄙视了。没错,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作为华尔街贪婪与过度铺张的象征备受责备。但如果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方——业主、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美国银行的种种埋怨,你就会知道它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2008年,美国银行收购抵押贷款巨头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这笔臭名昭著的交易带给这家全美最大银行的是全行业规模最大、毒性最深的房屋贷款投资组合,
以及持续不断的公共关系噩梦。部分受到抵押贷款困境的拖累,美国银行的股价自危机前高点时的55美元下跌了约80%。在许多人看来,这家银行正是美国糟糕经济状况的缩影。
在担任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的头17个月,布莱恩·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基本没有采取措施去改变这种形象或者赢得华尔街的信任。自2010年年初莫伊尼汉接替饱受指责的肯·刘易斯(Ken Lewis)担任这一职务以来,美国银行抵押贷款损失迅速攀升,恐慌的股东大批撤资。几次令人尴尬的公开失言更是雪上加霜。现年51岁的莫伊尼汉被公认是一个缺少个人魅力的苦干型领导,他摸索着处理金融服务业规模最大的救助计划。
于是,在6月底,莫伊尼汉宣布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和解方案,令整个华尔街大为震动,也使美国银行在摆脱抵押贷款困境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莫伊尼汉宣布,美国银行将向22家大型投资者——包括百仕通(BlackRock)和纽约联储银行——支付85亿美元。这些投资者声称,全国金融公司在向他们出售贷款时就其质量做了不实陈述。通过此举,他基本上一蹴而就地消除了笼罩在公司头顶上最大的一片乌云。这是一笔综合性的交易,涵盖了全国金融公司出售给私人投资者的全部有争议的抵押贷款,因此它应该成为全行业的一个模板以及美国经济的一个利好迹象。这可能是信贷危机发生以来金融服务业唯一一个最好的消息。“它是布莱恩·莫伊尼汉在董事会上取得的一个急需的胜利。”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分析师迈克·梅奥(Mike Mayo)说,他以批评大银行言辞激烈而闻名。“困难在于如何保持这一势头。”
这一胜利表明,莫伊尼汉的能力被严重低估了。这部分原因在于他不修边幅的个性。莫伊尼汉是个不折不扣的银行业奇才,原先在普罗维登斯做律师时也是个工作狂。他缺乏公开演讲的技巧,也不善于处理公共关系。但通过仔细考察其职业生涯可以发现,过去20年间,作为产权交易商、团队领导和危机经理人,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当前的银行业形势下,他也许是首席执行官职务的不二人选。现在这一业务非常复杂,并且充满了复杂投资产品之中固有的隐蔽危险,因此最好的领导应该是完全沉迷于数据和细节的人——能够担当自己的风险经理人的人。莫伊尼汉就是这样的人。
最重要的是,莫伊尼汉设计了一套激进的经营蓝图,对竞争对手们而言,效仿这套做法乃明智之举。它的核心是他希望时光倒流,按照金融业——以美国银行为首——接纳“不惜代价成长”的经营战略之前管理银行的方式来经营美国银行。他立志要避免反复出现的一个怪圈,即在经济形势良好时大把挣钱,然后在经济衰退时再把这些钱原原本本地退回去。之前,很少有银行成功实现了这一策略。“他完全正确。他的策略跟美国银行多年来奉行的经营方式完全相反。”吉恩·洛克哈特(Gene Lockhart)说。洛克哈特曾任美国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主管,现在是Berenson & Co.高级咨询师。
莫伊尼汉发誓,按照这套经营方式,他能够把美国银行打造成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今年3月份,在纽约Plaza酒店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大舞场,莫伊尼汉在向投资者演讲时披露了自己大胆的盈余目标:2015年前后实现税前盈余400亿美元。这一数字可以转换成250亿美元的净收益,远远超过2010年任何一家美国非石油公司的净收益。
美国最优秀的价值投资者之一布鲁斯·伯克维茨(Bruce Berkowitz)看好莫伊尼汉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景,在他身上押了很大的赌注。伯克维茨掌管着价值150亿美元的费尔霍姆基金(Fairholme Fund),过去10年间它的年均收益率超过11%,拥有美国银行价值12亿美元的股权。这笔投资拖累了费尔霍姆基金的短期业绩,但伯克维茨相信这只股票的长期表现会令人满意。“莫伊尼汉制订了一项正确的战略,远离那些在糟糕市场情况中血本无归的消费信贷业务。”伯克维茨对《财富》杂志说。“美国银行将证明自己巨大的盈利能力。”
人们有很多喜欢美国银行的理由。它是美国最大的银行,有近2.3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它拥有的市场领先的业务部门超过任何其他金融服务企业。美国银行拥有规模最大的零售业务,拥有存款4,100亿美元,从加利福尼亚到缅因州共5,800家分支银行,在美林(Merrill Lynch)和美国信托公司(U.S. Trust)拥有优质理财平台,是仅次于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的全球第二大投资银行。
这些健康的业务部门表明美国银行具有强大的能力,足以帮助它度过抵押贷款危机,特别是现在已经知道了抵押贷款亏损的大致规模。迄今为止该亏损令人咂舌:自2008年年初到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住房贷款业务损失了惊人的460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还将亏损206亿美元,主要用于支付和解金。这一巨大的打击最终将使它在2011年合计亏损大约20亿美元。但分析师们现在预计,明年它可能实现盈余高达150亿美元。(2007年业绩巅峰时全年利润为200亿美元)。
抵押贷款和解方案对美国银行具有两方面的巨大影响。第一,它将缓解投资者对美国银行需要通过廉价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担忧。增发新股会稀释股东权益——危机期间投资者抛售股票的原因正是源于这种担心。第二,确定损失数额之后,莫伊尼汉更有可能实现巨额盈余目标。如果能够取得成功,这将作为银行业规模最大的扭亏为盈案例之一载入史册。
位于曼哈顿中城第42街的美国银行大厦高1,200英尺,是仅次于帝国大厦的纽约第二高楼。它完工于2009年,造价约10亿美元,被公认为全球最环保的大楼之一,具有多种最先进的功能,其中包括一个收集、净化和利用雨水的系统。莫伊尼汉通常每周在这里工作一两天,其余时间分别在美国银行位于夏洛特的总部和位于波士顿的办事处度过。他住在波士顿。
莫伊尼汉在美国银行大厦的办公室位于第50层,透过带有一定倾斜度的落地窗,可以俯瞰曼哈顿美景。近期他在这个办公室接受了一次主题广泛的采访,解释了再造美国银行的计划。他详细说明了自己的两步经营战略,即首先构建一个资本堡垒,然后把所有盈余返还给股东。他还谈到了任职以来最令人尴尬的事情。
去年12月莫伊尼汉开始谈论起华尔街。他的公司准备申请美联储——它迄今仍然密切监视着各个大银行的资本水平——批准其在2011年下半年提高股息。但3月23日,美国银行披露说这一申请遭到美联储拒绝。分析师猜测,美联储拒绝批准的原因是美国银行可能会因为抵押贷款损失而出现资本短缺。担任首席财务官不足一年的查克·诺斯基(Chuck Noski)宣布,自己将在6月份卸任。莫伊尼汉解释说,诺斯基工作调动的原因是他的一位亲戚健康状况不佳,而不是因为股息计划遭到拒绝。但这一事件仍然让莫伊尼汉脸上很不光彩。他把这一小插曲称为一次暂时性的挫折,并说美联储拒批申请与抵押贷款无关。“原因在于我们尚未完全完成整合美林和美国银行风险系统的工作。”他告诉《财富》杂志。“这项工作一旦完成,我们将重新提出增加股息的申请。”
跟莫伊尼汉交谈,绝不是件易事。他说话像机关枪一样滔滔不绝,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像“诉讼”和“债券回购风险”这样的词语连在一起,发音模糊。对于一个拥有如此清晰观点的高管而言,有时候他的思想几乎难以让人理解。“他的嘴总是赶不上他的思想。”曾在富利金融(Fleet Financial)和美国银行担任高管的杰伊·萨尔斯(Jay Sarles)说。
就外貌而言,满头红发的莫伊尼汉貌似一个不苟言笑的矮壮版柯南·奥布莱恩(Conan O'Brien,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喜剧演员、作家、制作人——译注)。在工作时,他总是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他绝不是世界上最和蔼可亲的人。”美国银行董事、富利金融前首席执行官查德·吉菲德(Chad Gifford)说。旅行时,这位总是头发凌乱的高管随时携带两个装满文件的帆布双肩包。会议上,如果下属开始为一项已被他否决的投资项目申辩,莫伊尼汉就会拒绝考虑地厉声说:“我听够了。”也许只有在谈到波士顿红袜队或者爱尔兰高管的美德时他才会愿意闲聊一下。“爱尔兰人总是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他诙谐地说,但很快又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模样。
2009年11月,莫伊尼汉在纽约市四季酒店秘密接受了一次面试,得到了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在面试中,他向董事会选拔委员会保证自己将遵守一系列严格的原则:出售与核心银行业务无关的几乎所有资产。现在和将来均不再进行收购。不扩大贷款总规模,但要调整贷款结构,确保在经济循环的低谷时期美国银行的高风险消费信贷敞口不至于过大。
实际上,莫伊尼汉是要废除刘易斯时代奉行的增长至上文化。“试图以远远高于GDP增幅的速度扩张,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他警告董事们。“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跟经济和现有客户同步成长,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客户而冒很大的风险。”他发誓说,美国银行再也不会面临在经济低迷时为求生存而需要出售股票的尴尬。在董事会看来,莫伊尼汉的计划远非危机面前的本能反应,而是更好的银行经营之道。“布莱恩想要削平波峰和波谷,从而使我们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在经济低迷时期遭受打击。”董事托马斯·瑞恩(Thomas Ryan)说,他曾任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S Caremark董事会主席。
在解释自己的经营战略时,莫伊尼汉将未来划分成两个主要阶段。在今后两年间,他说,美国银行将留存几乎所有的盈余,积累必要的资金,以符合巴塞尔III有关金融机构资本要求的国际新标准,该标准预计将会相当严格。他公然坚称,得益于美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在这一阶段不会出现批评人士担心的资金困境问题。“说我们必须筹集资本,是错误的。”他说。“我们将通过自身盈余满足我们的所有资金需求。”
美国银行积累足够的资本缓冲金以后——从现在起大约2~3年——莫伊尼汉计划将通过发放股息或者股票回购将所有盈余返回给投资者——每年大约250亿美元,全都进入股东的腰包。“我们需要回购危机期间发行的大部分股票,它们稀释了股东权益。”莫伊尼汉说。这是一个无需通过对公司利润进行再投资实现温和增长的经典价值战略。
莫伊尼汉的目标是营业收入的增速只比GDP快一个百分点。放贷总规模维持在1万亿美元左右,但他将大幅削减高风险领域的敞口,特别是信用卡。“在经济繁荣时期,我们曾通过分支机构和大宗邮件大量发行信用卡。”他说。“为推动业务增长,我们曾向很多没有支付能力的人发卡。”他已经将信用卡贷款投资组合从2,500亿美元降至1,700亿,今后还将进一步缩减其规模。
新的经营理念是通过向现有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实现增长。事实上,美国银行并未停止放贷,它正在使用通过缩减信用卡投资组合及出售作为投资品向GMAC购买的数十亿计美元的汽车贷款释放出来的现金,向忠诚的客户发放谨慎承销的抵押贷款,并向公司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和有利可图的授信业务。
莫伊尼汉还计划打造更加让客户感到贴心的零售银行体验,绝不向他们收取突如其来的费用,因为这样做只会让人们痛恨自己的银行。至关重要的一个举措,是他决定放弃借记卡透支收费。多年来,大型银行通过这一收费项目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如果客户使用借记卡购买一杯咖啡或者一件衣服,但户头上没有足够余额,银行就会向他们收取一笔透支费。去年,国会通过一项立法,要求银行在客户透支之前必须询问是接受还是拒绝。如果客户选择接受,银行可以继续收取这笔丰厚的收费。
几乎所有的大型银行,包括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都向客户提供接受透支的选项,并继续向那些选择接受的人收费。但美国银行是个例外,莫伊尼汉取消了对所有借记卡透支消费的收费。这一做法导致它每年减少10亿美元收入,并让竞争对手大为震惊。这是培养长期客户关系计划的一部分。“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我们不能让客户有一种被剥削的感受。”他说。
莫伊尼汉在玛丽埃塔市长大,那是俄亥俄州东南部一个拥有1.4万人口的小镇。他出身一个中产阶级的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在八个孩子中排名第六。父亲是名化学工程师,供职于杜邦公司,母亲是保险推销员。布莱恩一直要捡三个哥哥的圣诞节羊毛衫穿。十几岁时,他在普罗维登斯一家牛排餐馆做过杂工,在排污系统项目挖过水沟,并在一家生产工业磁铁的工厂上过午班。
在布朗大学,莫伊尼汉攻读的专业是历史,并在那里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苏珊。这对夫妇生有3个孩子。他在学校时还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参加这项运动无需佩戴头盔和衬垫。作为外侧前卫——主导进攻的球员——莫伊尼汉很擅长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动进攻,让对方措手不及。“他是一个非常凶猛而强健的球员,真正爷们中的爷们。”他的教练杰伊·弗拉克(Jay Fluck)回忆说。在圣母大学法学院(Notre Dame Law School)读书时,他经营着一个小吃店,负责搅拌意大利细面条煮锅,以及为客人提供咖啡。
1984年回到普罗维登斯之后,莫伊尼汉加入Edwards & Angell律师事务所。他很快开始参与一家名为富利金融的普罗维登斯当地银行发起的各种并购交易项目。富利金融是一家胸怀大志的小银行,首席执行官特里·穆莱(Terry Murray)通过收购该地区大多数主要银行,最终创建了波士顿富利公司(FleetBoston)。在这一过程中,莫伊尼汉是他的首席产权交易商。1991年,富利从FDIC手中收购了倒闭的新英格兰银行(Bank of New England)。正是通过这次交易,富利金融跻身到大型银行之列。在此期间,莫伊尼汉第一次给穆莱留下深刻印象,当时他还在担任律师职务。莫伊尼汉的创造力和工作伦理让穆莱大为吃惊。“夜里11点钟时,我让投资银行家设计一个模型,以帮助测算不同价格会对盈余产生的不同影响,当时布莱恩也在场。”穆莱说。“第二天早上8点,甚至在银行家们到来之前,他就已经拿出了一个完整的模型,展示不同价格具有的盈余稀释或增加效果。”
1993年,穆莱把莫伊尼汉招至麾下,他们形成了一对导师和学徒的关系,就像是花旗集团(Citigroup)的两位创建人桑迪·威尔(Sandy Weill)和杰米·戴蒙(Jamie Dimon)之间的关系。穆莱陶醉于自己在一个工人阶级三层公寓楼中长大的卑微出身,他以自己在一个位于一个小州的小银行运筹帷幄、打败竞争对手并从波士顿银行寡头手中窃取统治权感到骄傲。他是个口才很好、爱炫耀的人,跟自己卖力苦干的门徒之间可谓存在天壤之别。
但穆莱和莫伊尼汉在产权交易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理念。他们热衷于极其复杂的交易,并喜欢以现金方式收购。原因很简单,复杂交易能吓退其他潜在竞争者,从而使富利金融有机会低价购买。美国银行战略主管迈克·里昂斯(Mike Lyons)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在莫伊尼汉的团队工作过两年。“布莱恩使用一种我们称之为‘游荡于篮板附近’的策略。”里昂斯说。他会对一个复杂交易报一个虚低的价格,并等待其他报价者逐一退出,然后再报一个虚低报价。在1995年年底富利金融收购国民西敏银行(NatWest)美国业务的过程中,这一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家濒临倒闭的英格兰银行聘请高盛作为自己的投资银行,高盛在向莫伊尼汉发出的信函中提出一个要价。莫伊尼汉拔出钢笔,划掉这一要价并写了一个低得多的数字。他最终以这一价格成交。
完成收购交易之后,莫伊尼汉及其团队往往会立即对信用卡部门或者经纪业务大动干戈,分析它们的业务,然后决定哪些部分需要出售、成长或者整顿。里昂斯回忆说:“布莱恩会检查每一笔资产,包括证券、土地和建筑物。他会评估各笔资产价值多少,以及应该如何处置。
令穆莱和莫伊尼汉声名鹊起的是1999年富利金融以160亿美元收购波士顿银行(BankBoston)的交易。这是新英格兰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波士顿银行成立于1784年,几十年来一直是该支配地区银行业的企业。莫伊尼汉再次通过施展各种手段,使这笔复杂的交易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美国司法部要求富利金融出售其位于新英格兰地区的280家分支机构。很多实力强大的买家争相竞购,包括大通银行(Chase)和苏格兰皇家银行(RBS Citizens)。但穆莱和莫伊尼汉希望把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阻挡在该地区之外。“他们的方案是为这些分支机构尽量寻找一个实力最弱的买家。”为一个有意竞购的买家提供咨询的一位投资银行家说。莫伊尼汉最终安排把这些分支机构卖给了一家实力很弱的银行——永丰银行(Sovereign Bank)。富利金融很快便从永丰银行那里挖走了自己的老客户。
2004年,富利金融的经营戛然而止,被肯·刘易斯及其领导的美国银行收购。只有莫伊尼汉和少数几位高层得以留任。但刘易斯迟迟不肯给他分配重要的工作。2007年底,美国银行遭受巨额交易损失,莫伊尼汉的机会终于来了,刘易斯指派他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他通过裁员18%及出售业绩不佳的部门使美国银行恢复盈利。但在2008年9月中旬美国银行收购美林之后,莫伊尼汉接替刘易斯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希望——很显然这是他的目标——破灭了,因为刘易斯宣布美林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John Thain)将负责投资银行和经纪业务。
刘易斯指派莫伊尼汉负责位于威尔明顿市的信用卡部门。莫伊尼汉拒绝受命。对刘易斯而言——他拒绝就本文接受采访——在美国银行不接受工作安排构成致命的违约。如果当年老上司休·麦科尔(Hugh McColl)命令刘易斯去得克萨斯或佛罗里达,刘易斯当天就会搭乘飞机前去赴任,这一点众人皆知。2008年12月8日,刘易斯向董事会通报,莫伊尼汉要走人。当天,事先起草的新闻通稿标题称:“布莱恩·莫伊尼汉离任。”
但是,来自波士顿富利的三位董事要求刘易斯撤销这一决定,让莫伊尼汉留任。已经因为美林巨额亏损感到底气不足的刘易斯屈服了。他任命莫伊尼汉担任公司法律总监,事实上,莫伊尼汉已经15年没做过法律工作了。而他这次担任法律总监的时间也不到一个月。
2009年1月4日,因为美林亏损严重,刘易斯断然解聘塞恩,并再次指派莫伊尼汉负责投资银行和经纪业务。“新闻媒体对我们进行了可怕的报道,许多关键人物离职。”美国银行投资银行部高管迈克尔·鲁宾奥弗(Michael Rubinoff)回忆说。美国银行股价也暴跌至3美元。美林的银行家担心美国银行将拒绝支付高额奖金,而奖金正是华尔街的生命线。莫伊尼汉向他们保证说,美国银行决心要打造一个强大的投资银行部门,并将在2009年支付有竞争力的奖金。他还命令向美林的经纪人支付慷慨的薪酬以留住他们,人才流失的步伐这才放缓下来,到第二季度,投资银行业务开始稳步盈利。
2009年9月28日,刘易斯宣布将在年底前辞职。关于继任者,他最初确定的人选不是莫伊尼汉,而是他自己的首席产权交易商格里格·科尔(Greg Curl)。“他认为,布莱恩是个有用的人,但不是首席执行官的料儿。”一位前高管说。但来自波士顿富利的董事以及莫伊尼汉导师特里·穆莱都支持莫伊尼汉,穆莱还呼吁大型机构投资者支持莫伊尼汉。“我以一名大股东的身份呼吁,”现年72岁的穆莱说,“我说他是目前最好的人选。他对我们这个巨型的复杂公司有深刻了解,而一个外部人士要摸清楚问题所在,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评价莫伊尼汉业绩的最终标准,是他能否迅速而果断地解决巨额抵押贷款负债问题。尽管6月份达成的和解协议代价不菲,但它同时也表明未来的住房贷款损失将远远低于很多华尔街人士担心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它消除了不确定性的浓雾。“自去年这一问题爆发以来,投资者首次能够清楚地知道未来损失的规模。”投资研究公司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约翰·麦克唐纳(John MacDonald)说。
以欺诈方式承销的贷款怎么会导致如此规模巨大且迄今难以预见的问题呢?2004年至2008年间,全国金融公司发放了4,24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它们被打包成证券后出售给私人投资者。这些抵押贷款属于住房泡沫时期出售的风险最大的有毒资产。很显然,全国金融公司原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看到这些贷款。但它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全国金融公司就房产或业主相关事实作了不实陈述,投资者有权要求放贷人以全价赎回贷款。美国银行收购全国金融公司时承担了这项责任。
去年10月,这种回购式抵押贷款所潜藏的问题终于爆发了。一家得克萨斯律师事务所代表十几家大型投资机构向美国银行发出律师函,声称他们从全国金融公司手中购买的贷款存在违约局面。莫伊尼汉认识到,这些投资者购买的贷款只占全国金融公司向私人基金出售的全部贷款的一小部分。但他不希望与投资者逐一谈判达成和解协议,因为这样做会让股东们难以确定总成本的规模有多大。相反,他寻求达成一项综合性的交易,通过一份协议解决全国金融公司所有的私人回购债券责任问题。
为达成这个综合性协议,莫伊尼汉需要取得投资者及其受托人的批准,后者的职责是确保债券持有人能按时取得各种支付款。幸运的是,几乎所有全国金融公司投资者都使用了同一家受托人——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产权交易商而言,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莫伊尼汉认识到了单一受托人使得达成广泛的和解成为可能。经过几个月的软硬兼施,纽约梅隆银行终于同意向这些证券的所有投资者推荐和解条款。
在住房贷款领域,美国银行仍然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美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仍然有4,080亿美元抵押贷款,占美国所有银行拥有住房贷款量的19%。幸运的是,自2008年底达到顶点之后,违约率已逐渐呈下降趋势。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约翰·麦克唐纳预计,如果此数字持续下降,美国银行在这方面全部损失的约3/4已经兑现。第二个问题是,美国银行是全美最大的抵押贷款服务商,负责1,400万尚未清偿的抵押贷款的还款收取。当下,其中150万已经过期60天以上。为了处理这一大批贷款违约,美国银行雇佣了两万名新员工来安排做空、起诉以及出售通过止赎权获得的房产。莫伊尼汉承诺要在两年内处理掉一半的违约贷款。这是华尔街拭目以待的另一个宏伟目标。如果莫伊尼汉取得成功,美国银行将大幅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这是莫伊尼汉复苏计划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那些鄙视美国银行的人看来,它代表着一系列未兑现的承诺。莫伊尼汉许下的豪言壮语无人企及。但不要低估他实现诺言的几率。
译者:郑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