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上网本热的幕后英雄

分享:

几年前竞争对手曾嘲笑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和他那手袋大小的笔记本。现在这种电脑已卖出了数百万台。

    几年前竞争对手曾嘲笑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和他那手袋大小的笔记本电脑。现在这种电脑已经卖出了数百万台,施崇棠笑到了最后。

    作者:Michael V. Copeland

    在台北市最北边,位于行天宫之上的一处小山坡,57岁的施崇棠身着白衬衣灰西装,打一条银色豹纹领带,坐在雕花茶几旁的摇椅上。他乐呵呵地挥手谢绝了三个撑伞的员工。他们本欲为老板遮挡烈日和四周盘旋的蜜蜂。

    施崇棠在等待为《财富》拍照,他安祥的坐着,认真下着一局象棋,阳光下依然清爽无汗。他说:“通过学佛,你会领悟到接纳万物,使其穿身而过的道理,之后你就可以静心思考。”

    积极进取的施崇棠其实算不得是一位正宗的佛门弟子。(在冥想时,佛教徒不应当思考技术这种东西,而众所周知施崇棠正是如此。)但其野心、机械才干和精准的商业直觉完美融合,成就了一位旷世科技奇才。

    作为华硕董事长,施崇棠也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华硕年产值210亿美元,三年前率先开发出第一台上网本,为停滞不前的个人电脑业打开一片新局面。2007年秋季,华硕上网本Eee PC刚面市时,竞争对手曾嘲笑这台价值399美元的电脑是低功率玩具。但华硕卖出了数百万台这种迷你笔记本,在个人电脑市场,其所占份额很快跃居全球第5位。

    今天,几乎全球各大电脑生产商,包括戴尔(DELL)、惠普(HPQ)和东芝(Toshiba)在内,都推出了相应的上网本产品(苹果公司(Apple)除外)。而台湾另一家科技公司——宏碁(Acer)目前是最大的上网本生产商,市场份额占38%,施崇棠之前恰好也在这家公司工作过。曾独占上网本市场八个月之久的华硕现在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30%。

    短短两年间,施崇棠首创的产品规模已扩展至100亿美元。但在此之后,他还需要继续突破,并与佛学结合起来。他说:“多数人认为佛教是消极遁世的。其实并非如此,它教人以清晰灵活的头脑应对种种问题,不管天气多热,竞争有多激烈,你都应该欣然接受,尽力适应。”

    这听起来很有雅量,但无论是下象棋还是在个人电脑业,施崇棠对拦路者都毫不手软。芯片厂商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Hsun Huang)说:“施崇棠在西方不是很有名,因为他不爱出风头。他为人谦逊,但对公司的发展规划相当胸有成竹。”

    巨狮战略

    1989年,四位前宏碁工程师联手成立了华硕。(公司英文名“Asus”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飞马-帕伽索斯[Pegasus])。那时他们的老东家宏碁,作为使台湾成为世界电脑生产中心的先驱者,已经在台北股市上市。

    许多宏碁员工纷纷将股票套现并开始自己创业。在台北的一家咖啡厅内,当时正管理宏碁研发部门的施崇棠遭到四位属下游说,他们力劝施与其合伙成立一家电脑主板(个人电脑中央电路板,连接处理器和内存等重要部件)设计生产公司。

    出于对宏碁创始人及精神导师施振荣(Stan Shih,无亲属关系)的忠诚,施崇棠拒绝了这项提议。但他对前下属成立华硕一事大为支持,并入股了这个新公司。1994年,在执掌宏碁业务部门三年之后(只管销售不管研发),施崇棠加入华硕出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每当芯片商开发出一种新产品,主板制造商就要设计出可在电脑上使用的相应标准电路板。哪家主板商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设计出最能发挥芯片性能的主板,它就能赢得电脑商的订单。

    当施崇棠还在宏碁工作时,他在主板业务领域就颇有口碑。1985年英特尔推出了386处理器,施崇棠和其工程师团队马上赶到拉斯维加斯参加“电子产品博览会”,准备迎战。施崇棠回忆说:“那次行程我们几乎都没怎么睡觉。”

    在主板业务竞争中,戴尔的产品性能最高,但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而施崇棠所在公司的产品没有这种问题,宏基以此脱颖而出,成功击败了IBM、康柏(Compaq)等其他厂家。(当时,许多个人电脑制造商都自产主板,同时也卖给其他同行。)主板技术的成功让订单滚滚而来,顿时,施崇棠在英特尔相关产业圈及整个电脑界声名鹊起。

    进入华硕后,施崇棠延续了他的成功,携手英特尔展开有关486处理器合作,而惠普、索尼和戴尔等厂商发现,使用华硕主板可以进一步提升电脑性能。到90年代中期,华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主板制造商,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在整个90年代都在稳步上升。

    但到了2001年,在主板产品市场,精英电脑(ECS)和富士康(Foxconn)等公司开始对华硕掀起价格战。华硕主板销量掉到了第二位,2002年全年收益从前一年的5亿美元急剧下滑到了3亿美元。为了重整业绩,施崇棠开始实施“巨狮(Giant Lion)”战略。

    “要做狮子。只有狮子才能在丛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施崇棠说道,“所以华硕一直改善主板的性能和质量,不断创新。这样我们才能雄踞丛林之王。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市场份额同样重要。所以不仅要做一只狮子,还要做一只巨狮。”施崇棠建立了一家叫做华擎科技(ASRock)的子公司,主要用于竞争低端市场,以助母公司保持其工程开发和产品制造优势。

    果然,华硕这头巨狮很快就笑傲群雄:仅两年,华硕就回到了主板销售第一的宝座,销量超过第二三四名加起来的总和。

    同时,华硕开始给戴尔、惠普和索尼等公司供应贴牌消费类电子产品。当时,其子公司和硕(英文名Pegatron,取自Pegasus前半部分;2008年华硕继续对其全资控股)负责生产市场热门产品,如笔记本、路由器、MP3播放器、游戏机等。但施崇棠不仅仅满足于做代工。1997年,华硕开始推出自己的笔记本品牌。


    面向大众的电脑

    在台湾,华硕相当于合二为一的惠普和苹果。它是全台销量最大的笔记本品牌,这并非由于低价策略,而要归因于其出众的性能,稳定的品质,以及时尚外观。比如说光是电脑包,华硕就有皮质、手磨钢面、甚至竹编等不同款式。

    在这个明显趋于成熟的市场当中,施崇棠依然雄心万丈。他想为十亿未来用户设计一款新型个人电脑,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款电脑操作简单,价格大众化,可满足浏览网页和基本运行需求。

    无独有偶,当时英特尔公司也正在开发一种新型芯片,它恰好可以帮助施崇棠达成目标。“我们那时一直秘密研发一种叫做Atom的低成本低能耗芯片。”英特尔执行副总裁肖恩•麦罗尼(Sean Maloney)说,“施崇棠得知后马上表示他正需要这样的产品。”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这种新型芯片设计笔记本了。

    之后三个月,施崇棠和当时的华硕主板业务负责人沈振(Jerry Shen,现任华硕CEO)一起,亲自进行产品规划:新电脑当中应该包含哪些部件(无线网卡、触摸板、驱动),应该舍弃哪些部件(一开始不装微软操作系统,也不装完整键盘)。规划完成后,他们召集工程师一起开始设计。有一次,大家被新电脑的软件界面难住了。为了解决问题,沈振把大家在台北温泉酒店关了两天,终于搞定了。2007年10月,华硕第一批上千台EeePC笔记本在台湾上市,半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和其他高科技公司一样,全球经济萧条也给华硕造成了冲击。去年冬天,华硕出现了成立20年以来第一次季度亏损。为了削减成本,公司着手裁员、减薪,并缩小库存。到了今年,华硕开始重振雄风,第三季度的表现甚至超出分析者预期,在台北交易所的股价冲到了52周以来的最高点。(华硕已让施崇棠成为富豪,但他依然乘坐一辆由专人驾驶的大众辉腾,这和他的财富似乎不太相称。他开玩笑说:“大众辉腾有宾利80%的性能,但是价格只有一半。”)

    现在华硕有40%的收入来自其独家技术产品。据预测,2010年华硕上网本和笔记本销量将同比上升30%。当然,华硕的劲敌宏碁也不甘示弱。作为Aspire One系列的制造商,宏碁短时间内不会轻易让出上网本销量第一的宝座。所以,施崇棠也在构想他的下一步棋该怎么走,好让华硕再一次令业界刮目相看。

    下一代上网本

    在华硕总部一个拐角处的明亮房间里,到处都是布板和变形椅,施崇棠下一步的明确构思已现雏形。这个房间是华硕最为机密的设计实验室。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铝制外壳好似手工课上的折纸作品。有些电脑键盘后倾并微微抬起,更符合人体工学。一个国际化的设计团队正躺在沙发上交流创意。

    施崇棠的直觉告诉他,新一代的上网本产品并非来自于工程专业设计,而是需要理解人们如何使用上网本交流、工作和娱乐,他前所未有地将公司资源倾注于设计方面。

    施崇棠拿出一个即将面市的Eee键盘,外壳是铝质的且一侧装有触摸屏。使用该键盘可通过电视无线上网,与Facebook兼容。他还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华硕和国际航电公司 (GRMN)共同开发的智能电话。

    这款智能手机尚未研发成功,Eee键盘也要过一段时间才推出。但以上种种说明施崇棠正在考虑如何使产品便捷化,价格大众化且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生活。施崇棠称:“我的竞争对手正在研发自家版本的EeePC,但我不清楚他们是否意识到要如何将各种因素融为一体。”

    施崇棠构想的“巨狮”一体化技术战略,能否帮助华硕再度领跑上网本市场呢?这听起来似乎革新意义不大,但到目前为止,施崇棠的竞争对手深知其不可小觑,尤其是当这位“非正宗佛门弟子”思路清晰时。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The man behind the netbook craz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