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理财

穆迪质疑中国经济:靠举债保增长

分享: [双语阅读]

如果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并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同时降低增长率,制止信贷增长,中国是可以避免经济崩溃的。可中国还是铁了心地将经济增长目标制定得很高,增长不力就靠提升负债来填。

近日,质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队伍又新增一员。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指出,由于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中国经济即将达到7%的增长目标。

穆迪评价称:“2016年,中国政府会为追求经济增长目标而持续给予支持政策,推迟去杠杆和消除过剩产能。如此拖延将对中国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近来各方一讨论到中国经济,必然会提到债务,部分原因是中国2008-2009年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已结束,信贷规模却呈逐季度上升之势。

以下是2002年以来中国信贷总规模图表,看上去就像一条崎岖的路,从2009年起就如同坐上过山车不断攀升,至今升势未止。

中国信贷总规模持续增加。数据来源:穆迪
(点击查看大图)

中国的经济前景复杂难解,长期来看最确切的一点是:系统内部浪费性债务过多,如今这些债务用于支持国有企业和房地产项目,如若不然,国企和房市都会走受挫。

研究机构龙洲经讯的分析师潘启思2015年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的债务问题与资本密集型工业模式密不可分,就像之前的日本、韩国和台湾一样,中国终将陷入债务泥潭。”

就连质疑者都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并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同时降低增长率,制止信贷增长,中国是可以避免经济崩溃的。可中国还是铁了心地将经济增长目标制定得很高,增长不力就靠提升负债来填。

穆迪认为:“信贷总量(官方称之为社会融资总量,简称TSF)的增速继续超过比名义GDP增速,甚至还有加速迹象,导致杠杆持续攀升。”TSF是中国政府制定的衡量指标,用以衡量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实体的贷款,不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借款。

TSF上升显示信贷总规模增长速度远超GDP,这意味着中国还未解决债务问题。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等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TSF不是什么神奇的数据,达到一定程度就说明债务占GDP的比重太大。但不少人认为,以目前的速度发展,中国债务总有一天会达到警戒线。债务恶化的问题拖得越久,未来的破坏可能就越大。(财富中文网)

译者:Pessy

校对:夏林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中国信贷增长怎么了?
  2. 中国8月银行新增信贷反弹,但放缓趋势依然明显
  3. 信贷业务成为PayPal的秘密武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