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商业

2015年商业丑闻榜: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分享:

从传统的财务造假丑闻,到新兴的技术掩盖,从行业巨头到新兴“独角兽”,再到国际足联这样的国际组织,丑戏上演的速度就像技术更迭一样频繁。

没有最丑,只有更丑,2015年可谓“丑戏连台”。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从东芝、大众汽车、埃克森美孚等老牌巨头,到Theranos、图灵制药等新兴企业,商业道德及管理漏洞暴露出的问题,层出不穷。

虽说这些事件本身并不能和安然事件或者麦道夫案相提并论,但所涉问题的实质均大同小异,所揭示的商业伦理也清晰可见。当然,其中的人物也都同样个性鲜明。图灵制药CEO东窗事发之后甚至在推特上叫板,而一些企业却可能是最公然无耻的,一边通过周密的系统欺骗消费者,一边却还依然播放着宣称着企业承诺的各类广告。

以下让我们细数2015年最令人瞩目的丑闻。

东芝财务丑闻:最传统经典的公司丑闻

爆发时间:2015年9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波及范围:连续7年造假、至少涉及4大业务部门、3任社长

丑闻级别:日本商界最大财务丑闻之一、东芝140年最大丑闻

短期影响:CEO引咎辞职、董事会改组、大幅裁员、公司拟整体重组

如果少了精彩老套的财务案,怎么能算完整的公司丑闻榜呢。9月份,电子业巨头东芝承认7年来虚报利润超过20亿美元,超过4月份估算数额的四倍。

“(这次事件)可能是我公司140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品牌形象受损事件”,为此,CEO兼董事会主席田中久雄引咎辞职。独立调查机构发现“东芝的公司文化是管理层决策不容挑战”,以及“员工迫于压力选择不当的财务记录方式,如推迟亏损计入,或某项成本开支延迟计入。”

日本财务相兼金融担当相麻生太郎表示,担心东芝会计问题损害东交所信用度,称“如果不做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治理,日本的市场、东京证交所的信用度可能会受损。”

此次东芝造假丑闻刚好发生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新的企业管理方针实施之际,因此对投资者信心打击巨大。这也是自2011年日本奥林巴斯隐瞒17亿美元损失以来,日本企业界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丑闻。

 


国际足联贪腐丑闻:没有法外之地

爆发时间:2015年5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丑闻级别:国际足联历史上迄今最大丑闻

波及范围:国际足联、欧洲足联

短期影响:7名涉案国际足联官员被逮捕、国际足联改组、部分赞助商撤资

12月21日,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决定,对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和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做出禁止参与任何国家和国际层面足球活动8年的处罚,深陷贪腐丑闻的国际足联再次成为焦点。

在这起FBI起诉国际足联官员敲诈、欺骗等其他罪名的案件中,唯一让人惊讶的是,该控诉来自足球流行程度落后于其他地区的美国。而贪腐本身可能是最不足为奇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足联都被怀疑通过收受贿赂交换世界杯等赛事的转播权和主办权。

FBI还同时起诉了五位负责赛事营销的高管。该丑闻引起了一些美国大公司的担忧,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企业就表示考虑暂停对国际足联的赞助,并敦促政府发挥领导力,颁布更严苛的改革措施。

国际足联贪腐丑闻由来已久,但由于其巨大影响力及独特性质令外界难以介入调查。此次,美国、瑞士相继对国际足联贪腐官员采取法律行动,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虽然国际足联影响力大,但也不是法外之地。

 


大众排放丑闻:“德国制造”

爆发时间:2015年9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丑闻级别:大众汽车78年历史上的最大丑闻

波及范围:涉及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保时捷、宝马等多个品牌

短期影响:CEO引咎辞职、市值缩水200亿美元、罚款预计超180亿美元

今年9月,大众公司被曝在上百万辆大众汽车上安装软件,通过该作弊方式让美国环境保护署排放测试仪相信大众汽车比此前更为环保。至少有30名经理人牵涉其中。消息曝出后公司自然遭到了投资者的唾弃。

由于投资者担心大众要为购买环保不合规汽车的消费者做出赔偿,大众市值因此缩水约200亿美元。

公司不仅要处理赔偿消费者事宜,还要面临可能来自监管部门的罚款,同时,由此所受的声誉打击可能严重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此外,在美国、中国等地,已有多起诉讼等待大众汽车应付。

而对于“德国制造”来说,这也是一次响亮的耳光。德国《日报》甚至称,“大众汽车要是垮了,德国也就垮了。而德国要是垮了,欧洲也就垮了。”

 


 

埃克森美孚惹丑闻:长达35年的隐瞒

爆发时间:2015年7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丑闻级别:长达35年的隐瞒,这可能是历时最长的丑闻

短期影响:在美接受调查问询

11月9日,《纽约时报》报道称,因涉嫌向公众隐瞒气候变化风险或在气候变化对能源行业影响上向投资者撒谎,埃克森美孚公司正在纽约接受调查。

这是继上月德国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之后,又一家西方老牌公司遭遇丑闻。但与大众不同的是,对于身处低油价“寒冬”埃克森美孚而言,此次事件是“雪上加霜”。

今年7月,埃克森美孚公司一名气候专家的电子邮件被曝光。邮件显示该公司早在1981年就了解到化石能源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并未放弃当时在印尼近海的纳土纳油气田开采项目,并在此后27年向否认气候变化的智库和研究机构提供了3000多万美元(约合1.86亿元人民币)资金。

邮件显示,埃克森美孚公司1981年开采印尼近海油田前就开始研究气候变化并发现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但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必须缩减自身石油开采项目,该公司并未对外公开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埃克森美孚公司隐瞒对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气候风险,或已长达35年之久。

不难想象,尽管埃克森美孚公司否认相关非正式指控,但该事件的深远影响,恐怕在石油行业并不景气的今天,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

 


 

日本汽车零部件大户供应“死亡气囊”

爆发时间:2015年2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丑闻级别:日本支柱产业最大丑闻波及范围:全球汽车市场,主要涉及本田、丰田、日产、斯巴鲁、三菱

短期影响:CEO引咎辞职、市值损失近半、全球大范围召回、罚款2亿元、主要客户订单尽失 作为日本汽车行业零部件的供应大户,高田公司生产的硝酸铵推进剂型气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已在美国、日本被禁止使用。该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器中不含除湿材料可能引发潜在的交通事故。

目前,本田、丰田、日产已停止使用问题气囊,斯巴鲁汽车的制造商富士重工株式会社以及三菱汽车也考虑采取同样措施。日本交通部出台规定,汽车制造商禁止使用高田该款气囊,现有的汽车在驾驶员一侧的“问题气囊”需要在2017年前逐步替换,而副驾驶一侧的气囊需要在2018年前完成替换。 高田质量问题最早爆发始于2009年美国一起交通事故,时断时续直至2015年才引发更大关注。

受到丑闻影响,高田市值损失近半,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千万辆汽车被召回。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高田违反美国《机动车安全法》为由,对该公司处以2亿美元罚款。 在中国,因高田问题气囊引发的汽车召回已经高达47次,涉及车辆240余万台,37个车型。根据中国质监部门的数据,在今年全年总计554.85万辆召回汽车总量中,日系车因高田气囊安全问题引发的召回超过了253万辆,使日系车高居汽车召回数量榜首。

 


 

全球最大保安公司再曝虐囚丑闻

爆发时间:2015年9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波及范围:英国、南非、新几内亚等多处监狱

2015年9月,全球最大私营保安公司G4S再次爆出丑闻。G4S是全球领先的国际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文名为杰富仕,目前为全球第一大保安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私营雇主,目前在全球125个国家有65.7万名G4S员工。

南非传媒引述外泄机密文件指,G4S管理的布隆方丹监狱,2005年以来多次出现囚犯离奇死亡,虽然G4S宣称他们都是自然死或自杀,但文件显示很多囚犯死前都曾被保安虐待,包括在寒冬强迫冻水淋浴及电击。

南非传媒在两年前揭发,G4S职员利用强制注射及电击治疗等虐待手法,处理一些不合作的囚犯,其后43名囚犯上诉控告G4S,南非相关部门也因此取消G4S的监狱管理权。但当局的调查两年来丝毫没进展,2015年更以监狱状况改善为由,将管理权再次外包给G4S。

根据公开报道,在2005年5月,囚犯内兰尼在狱中死亡,G4S宣称他是自杀,但几名同囚犯人作证指内兰尼死去当日曾经要求毛毡保暖,之后就有6名代号“忍者”的紧急安全部队成员手持电盾,命令内兰尼脱光衣服用冻水淋身,再把他带到“黑房”,用电盾电击他,把他踢至口鼻流血,惨叫声传出牢房。之后有医生到场为他注射之后,“忍者”再用衣服吊起他,让他看似自杀而死。


 

Theranos引发的“独角兽血案”

爆发时间:2015年10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丑闻级别:迄今为止最大的“独角兽”丑闻

波及范围:美国生物医药市场、创业及风投市场

短期影响:遭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调查

“乔布斯第二”、世界最年轻白手起家女富豪……直到2015年10月,这家被硅谷101名CEO、投资人和智囊团成员评为仅次于特斯拉的会改变世界的创业公司,都一直活在光环中,堪称生物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但离职员工的爆料,或许会让这个泡沫破裂得太快。

今年10月,四名离职员工向《华尔街日报》透露,Theranos 宣称的“只需抽几滴血,就能利用该公司开发的仪器进行数十种疾病检测”的高科技手法,绝大多数检测都是在传统实验室完成,只有少部分透过 Theranos 的设备测试。更糟的是,测试血液样本经过稀释处理,且有时与传统实验仪器测出结果有落差存在,让他们怀疑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目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等相关机构已介入调查。

对于估值已高达9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而言,其绝大部分估值在于血检技术的专利,因此,检测技术是否精确不仅会影响 Theranos 的营运,恐怕也会冲击其他的独角兽。不过,丑闻影响似乎不大,Theranos已获得了6.3亿美元的新一轮巨额融资。


 

图灵制药和马丁•什克雷利:暴利背后是什么?

爆发时间:2015年11月底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丑闻级别:新兴创新公司迄今最大丑闻之一

波及范围:美国市场、创业领域

短期影响:CEO辞职并被调查、公司裁员及重组

根据公开报道,图灵制药收购了一款已生产了62年的药品之后,将其价格卖到每粒750美元,提价50倍。此消息一出,公司CEO马丁·什克雷利立刻成为公众眼中的恶棍。

然而,令他入狱的是他此前的违法行为。什克雷利曾在任职图灵制药之前执掌另一家医药公司Retrophin,12月中旬,政府以什克雷利曾在Retrophin进行股票欺诈为由将其逮捕。由于造成了投资人在其管理的基金中亏钱,这位昔日的对冲基金经理被控挪用Retrophin公司股票,以此给这些投资者弥补损失。政府机构表示什克雷利的行为类似庞氏骗局。

坚称自己无罪的什克雷利说,并无证据表明他有欺诈,因为他的投资者并未亏钱。而且,什克雷利还在推特上对这起指控表示不以为然。这个曾花200万美元购买Wu-Tang Clan唱片的人称自己是最成功的阿尔巴尼亚人——然而,同为阿尔巴尼亚人的特蕾莎修女恐怕并不会以他为荣。

图灵制药最新声明称,马丁·什克雷利已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退出公司董事会。图灵将扩大董事会规模,增加新的独立董事,目前公司计划裁员并重组。

 


 

威朗的秘密分支

爆发时间:2015年9月

惊人指数:★★★★

丑闻手法:★★★

波及范围:美加两国政坛及医药市场、总统候选人参战

丑闻级别:牵动美加两国政坛的生物医药行业丑闻

短期影响:市值蒸发75%、美股生物医药版块创七年来最大周跌幅、遭遇法院调查

加拿大药厂威朗公司2015年2月从马拉松制药收购Isuprel后,将期价格上调了五倍多。9月,美国18位民主党议员一起炮轰威朗,质疑政府和保险公司可能打压美国药品价格,这导致本已陷入抛售潮的生物医药版块股票再度加速下跌。

10月份,做空机构Andrew Left控告医药公司威朗利用专业药房Philidor人为提高销售额,此后威朗否认了该指控。但由于威朗从未提及过它与Philidor的密切关系,这引起外界对这两家公司做法的众多质疑。如今,公司债务随着交易积累越来越多,投资者对这家贪婪的公司的信心也备受打击。

如果Philidor被证实违法,威朗恐怕也脱不了干系。据称威朗员工似乎用别名隐藏身份在Philidor工作,而且威朗以1亿美元获得了一项不公开收购philidor的权力,而且是在它希望的随便任何时候进行,且不需额外花费, 这让威朗成为了philidor的实际拥有者。

威朗已指派一位董事会特别委员以及一名外部调查员负责调查该公司与philidor的关系,但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威朗表示Philidor的销售额从未超过其销售总额的7%。丑闻爆出后,威朗股价随即由260美元暴跌至70美元,市值蒸发75%。而持有威朗股票的众多著名对冲基金均损失惨重,其中就有试图力挽威朗的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

此外,包括有希望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博尼·桑德斯等数位国会议员都呼吁对该公司定价行为展开调查。10月初,该公司已确认收到联邦政府传票。(财富中文网)

译者:冯丰、校对:詹妮,本文在原文基础上略有编辑。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福喜丑闻令麦当劳收入锐减
  2. 东芝丑闻教训:有一个撒谎的CEO,就会有一群撒谎的员工
  3. 如何巧妙化解公司丑闻?通用汽车给你全新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