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商业

中国化工集团拟收购倍耐力

分享: [双语阅读]

这是近年来国企最大的海外收购之一。中化集团将获得倍耐力的知识产权,并将其应用于增长较快的中国和亚洲市场。该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它可以让倍耐力轮胎的销量翻番,但没有提及所需的时间。

    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再次取得了胜利。他既保留了对倍耐力的控制权,又从国外引进了另一位合作伙伴来振兴这家轮胎制造企业。

    周一凌晨,中国化工集团在北京宣布,该集团将收购特隆凯蒂•普罗维拉的控股公司Camfin,后者是倍耐力最大股东,持有26.19%的拦截性股权。

    据路透社报道,收购完成后,中化集团、Camfin以及“其他投资者”将对倍耐力剩余股份发起全面收购。其他投资者包括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和联合圣保罗银行,以及俄罗斯石油公司。

    对骄傲的意大利蓝筹公司以及那些满脑子世袭制的控股大亨来说,这次收购充分体现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此举旨在让倍耐力获得足够的空间,以便保持全球竞争力,同时让公司的元老们继续掌握控制权。

    中化集团将获得倍耐力的知识产权,并将其应用于增长较快的中国和亚洲市场。该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它可以让倍耐力轮胎的销量翻番,但没有提及所需的时间。同时,如果倍耐力必须和固特异或者法国米其林这样的上市竞争对手合并,67岁的特隆凯蒂•普罗维拉在倍耐力的影响力将受到影响,而此举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中化集团董事长任建新表示,该公司“很高兴有机会和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先生及其团队合作。”

    一年前,特隆凯蒂•普罗维拉将Camfin的一半股份转让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这似乎解决了问题。但此举很快给他带来了政治麻烦,原因是美国把俄罗斯石油公司及其董事长伊戈尔•谢钦(从俄罗斯石油公司进入倍耐力的四名董事之一)列入了制裁名单。我们给俄罗斯石油公司发了电子邮件,询问如果中化集团全面收购倍耐力,谢钦是否还会留在董事会,但尚未获得回应。

    中化集团对倍耐力的收购价为每股15欧元,比一年前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出价高20%。周一米兰证交所开盘后不久,倍耐力的股价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水平。这表明市场认为要么随后的全面收购报价将更高,要么会有人站出来和中化集团竞价。

    本次收购对倍耐力的估值为70亿欧元(73亿美元)。它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这是近年来中国国企实施的最大海外收购之一(只是本次收购的模式和其他中国国企最近的行为完全一致,那就是在其他意大利蓝筹公司取得少量股份。)(财富中文网)

    译者:Charlie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拯救捷豹路虎:汽车品牌最成功的跨国收购
  2. 巴菲特为何大笔收购德国公司?
  3. 如何才能创办一家公司,然后让它被科技巨擘收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