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理财

2014美股投资总结:盛世末路

分享: [双语阅读]

从投资决策角度来看,2014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年景之一,几乎可以说是各种策略都失灵了。我们不妨借用下狄更斯的一些名句,盘点下即将过去的2014年。

    2014年即将成为历史,各路股市专家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从投资决策角度来看,2014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年景之一,几乎可以说是全盘皆输。除了少数华尔街亿万富豪才玩得起的“股东积极主义”维权策略还算奏效外,没有哪种投资策略在这一年里始终灵光。

    对于更多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在标普500指数回报高于历史平均值的大背景下,2014年是充满挫折的一年。

    我们不妨借用一些狄更斯的名句,来回顾下几乎各种战略都失灵的2014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今年,标普500指数的总回报率为14%,比该指数25年期平均年化收益率高出40%。过去12个月,华尔街的首席战略师们一直在上调其目标值。标普500指数出现了50多次创纪录的收盘,几乎所有专业投资管理人士都卯足了劲,至少要跑平该指数。但有些因素让美股投资者要获得高于基准股指的收益,在今年尤为困难。

    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今年领跑美国股市的标普500公司的行业组合有些奇特,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黑马。就算基金经理预见到了医疗保健行业今年将上涨27%,难道他们也能猜到公用事业行业将位列第二,上涨23%?不大可能。

    今年年初,所有华尔街经济学家都呼吁提高利率,彭博社就这个问题调查了67位经济学家的意见,他们全票赞同,有鉴于此,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会想要增持对利率敏感的公用事业股。把赌注押在金融股上的投资者,回报进展缓慢;而瞅准了“低价”能源股的投资者,投资组合业绩在第一和第二季度曾因此推高,却在第三和第四季度被大拖后腿,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

    另外两个在2014年表现上佳的行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高科技(上涨16%)和必需消费品(上涨13.2%)。市场上最激进与最保守的两大投资领域前后脚撞线,留下困惑的旁观者们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014年,美国失业率大幅下降,GDP呈增长势头,为何领跑市场的却是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公用事业等周期性最不明显的行业?令专家们懊恼的是,有些时候就是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曾写道:

    老虎要猎食,鸟儿要飞翔;

    人类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老虎要入眠,鸟儿要降落;

    人不得不告慰自己,原来如此。

    如果你认为一开始准确判断应增持和减持哪些行业的股票是件难事,在年内不断调整投资组合更是难上加难。11月,野村证券一位定量分析师向《巴伦周刊》表示:“行业领军者每个月都在变换,其变化速度之快,在股市数十年未见。即便你选对了某行业的个股,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业绩也根本无法持续。”

    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对投资者而言,今年对行业的准确判断还只是个小问题,因为除了美股,今年全球的投资好选择不多。

    鉴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都回升了14%以上,道琼斯和标普400中型股指数也都回升了近10%,你可能会认为今年被动投资者应该收获颇丰。确实,要不是那些恼人的海外股业绩不佳,大拖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后腿,被动投资者原本应该值得庆祝。

    大多数专业顾问(包括我在内)都会对其客户大力鼓吹全球化多元投资组合的好处,然而,在12月看来,残酷的现实是2014年更像是个平局,而非大获全胜。事实上,上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同比仅上涨了2%,而摩根士丹利资本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和追踪美国以外发达国家市场的EAFE指数双双下跌了近5%。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除美国以外全球唯一一个表现上佳的市场——中国大陆股市的上证综指(上涨了45%),也是唯一一个美国投资者无法进入的市场。

    从10年和2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地域和资产类别的多元化已经证明对投资回报和风险管理有益。不幸的是,在12个月内,不一定能看到此种战略的好处。在如今这个140字微博消息和2分钟短视频盛行的时代,投资者不能以长期的表现来判断其投资组合的成败,又有何奇怪?


    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绝望的寒冬……

    对专业投资者而言,2014年最令人沮丧的一点是,美国经济复苏时断时续。2014年1月,经济领域捷报频传。然而,在短短几周内,一场暴风雪席卷全美,各种经济数据似乎也因此停摆。

    市场观察人士被迫接受一季度美国GDP负增长2.9%这一现实。突然间,同波诡云谲的现实相比,所有人的预测似乎都过于乐观,至少是过于平稳。这导致人们纷纷猜测美联储最终退出其债券购买计划的时机。短短几周内,我们从信心满满变成了垂头丧气,同时,伴随着不确定性的再次来袭,资产类别的交替以及市场调整也随之而来。

    尽管每轮市场反弹最终都呈V形,每次连续的涨势中,个股的参与越来越少。今年春夏两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时事分析评论员们都专注于赢家与输家、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的明显差异。欧洲的通缩担忧以及日本的技术性衰退,使得分析师们愈加困惑,尽管美国经济正在好转,美国国库券收益率和通胀指标却双双下行。

    简言之,2014年种种相反的趋势无法描述和解释。我也不信,多年之后,人们凭借后见之明,能将今年发生的种种事情看得更清楚。

    我们的前路应有尽有,我们的前路一无所有……

    在即将结束的2014年,标普500指数再次实现亮眼增长,而那些本欲跑赢该指数的基金经理们,表现则没那么出色。Lipper公司称,截止11月底,85%的活跃股票型共同基金经理业绩低于标普500指数。而在正常的年份里,跑赢该指数的基金经理比例是今年的两倍,也就是说,通常只有约三分之二的基金表现不如标普500指数。Lipper公司称,这是30年来活跃基金经理相对大盘表现最差的一年。

    今年选股遇到困难,部分原因在于市场顶部高度集中。苹果、伯克希尔•哈撒韦、强生、微软和英特尔这五只股票占去了市场涨幅的20%。如果你未持有上述股票,几乎就没有机会分享这场增长盛宴,而正是这几家公司的增长推高了标普500指数。市场上大部分股票的表现要逊色得多。研究公司路佛集团称,标普1500综合指数成分股中,仅有30%的个股跑赢了该指数。上次出现这样的景象,那还是1999年的事。

    在令人失望的2014年里,基金投资者们没有太多的动作。总体而言,过去11个月中,主动选股基金仅新增了350亿美元资金,还不到2013年同期新增资金(162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2013年是该行业自2007年以来首次实现资金净流入。不过,这并不是说基金行业毫无作为。截止感恩节,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被动指数型基金吸纳了2060多亿美元净存款,行业领先者先锋集团管理的基金规模在今年夏末突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投资者们似乎已经决定,与其把宝押在“骑手”身上,不如直接把赌注押在“赛马”身上。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萎靡不振的不光是那些挑选个股的基金。截止12月1日,对冲基金整体回报严重落后于市场。彭博收集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平均同比上涨了2%,其回报率也就勉强赶上无风险10年期美国国债的票面利率。2014年将有1000多只基金倒闭,是自2009年以来破产清算最多的一年。

    几家大型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占据了该行业的大半江山。各家的回报率相差巨大。每个像威廉•阿克曼旗下潘兴广场那样的大赢家,都对应着一个像约翰•保尔森旗下优势基金那样的大输家。投资者选择对冲基金,是冲着其“非相关收益”,意即与大盘走向背道而行的趋势。今年,他们绝对是获得了“逆市”的收益,可惜是在大盘表现出色的情况下“逆市”。

    那些原本希望今年凭借战术策略获得些利益的财务顾问和资产配置人员,也在反复无常的市场中栽了跟头。全美前三位的战术策略产品中,有两款产品几乎因为高达两位数的亏损而崩盘,还有一款产品则因为向公众误报自身历史回报率而受到美国证交会调查。另一家战术产品巨头嘉信理财旗下90亿美元的Windhaven Diversified Growth产品,2014年的回报率几乎为零。战术策略原来不过如此。

    简言之,那个时代与当今时代极为相似,一些最哗众取宠的权威人士,要么将其捧上天,要么把其贬得一文不值。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描写法国大革命时,距离事件发生已有近一个世纪。而我则是在今年12月就回顾盘点这一年。因此,我在此描述的某些趋势,可能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存在,而另一些趋势则可能已经开始减弱。作为当今时代“最哗众取宠的权威人士”之一,我只要求各位在阅读这篇评论文章时记住一点: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保证将来的表现。

    各位,我们明年见。(财富中文网)

    译者:Hunter

    审稿:李翔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美股波动对pre-IPO有何影响
  2. 美股历史上七宗最大的IPO
  3. 2015年:改革与转型中的投资机会
  4. 独家 | 陈龙:A股神经
    分裂,未来该如何投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