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商业

中国向境外机构开放支付系统,或将推动支付宝与苹果联姻

分享: [双语阅读]

中国决定对Visa、万事达和境外其他支付处理机构敞开大门,这对支付宝和苹果Apple Pay而言也是个好消息。

    上周,马云提出要让支付宝(Alipay)和苹果支付(Apple Pay)在中国合作,不过当时他的这个提议显得并不合理。

    支付宝是中国当下最热门的在线支付系统,人们用它支付淘宝(Taobao)上的订单,缴纳物业费,购买电影票,还可在其他购物网站上消费。然而,支付宝的地位与拥有数万个商家和刷卡网络的Visa、万事达(Mastercard)或中国银联(UnionPay)不尽相同。漫步在北京或者上海的街头,你会发现银联的标志随处可见——作为国有支付处理机构,银联在中国具有垄断地位——而支付宝的标志却寥寥无几。

    与此同时,苹果(Apple)的新产品——苹果支付——更多的是一种实地体验。你无需在结账柜台刷卡,而只需在与苹果签约的20万家门店内,轻松按下iPhone的home键就能完成付款。是的,苹果手机上的在线组件让在线购物变得更方便了,但它的关键还是物理组件,而支付宝的特色则是在线支付。

    所以当马云抛出橄榄枝时,我们并不清楚支付宝在中国能给苹果带来什么:它在国内没有支付设施,尽管曾经有过——支付宝曾在一些商家的收银台前提供二维码,顾客可以扫描二维码来付款,而银联随后表示,支付宝必须通过银联网络才能完成支付处理。

    但马云并不是轻率地开腔,这番话极有分量,即便你很难理解。就在马云在众目睽睽下与蒂姆•库克的对话刚过去两天,中国政府就宣布了将对支付政策做出巨大改变,马云的合作设想随之得到有利支持。

    上周三,由李克强总理领导的中国国务院宣布,中国将对Visa、万事达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等国外公司开放支付系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支付宝也有可能位列其中。十多年来,中国一直禁止这些公司发放自己的银行卡,强迫他们使用银联网络并缴纳费用。在此期间,银联成长为一家羽翼丰满的垄断巨头。

    支付宝在面对银联时遭遇了类似困境。去年8月,在银联表示支付宝的交易必须纳入银联网络后,支付宝突然宣布,由于“明显的原因”,将关闭线下销售点的服务——尽管数量非常有限。

    中国商业媒体财新(Caixin)当时引用了一个消息源的说法:“支付宝决定彻底退出线下支付领域,因为它不想受到银联的控制。”


    在在线支付领域,马云并没有受到银联的管控,因为这块蛋糕太大了。研究公司iResearch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在线支付的总额达到9,000亿美元,其中几乎一半都是通过支付宝完成的。

    马云著名之处,在于他总能快政府一到两步,却不会越线。其中一个例子是他在2004年创立了支付宝在线支付系统,并与200家银行签约,一举打破了银联的垄断。与苹果支付的合作似乎会是另一个成功案例。这次合作起初意义不大,但随着中国政府宣布将放开支付领域的限制,因而减少了银联对市场和支付宝的影响力,情况就大不同了。这一规定究竟将如何实施仍有待观察,但一夜之间,银联对支付宝的影响大大减少了。

    马云似乎在官方发布消息之前就已经知道政策即将变化,因此才提出了和苹果支付合作的建议。阿里巴巴(Alibaba)的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即便中国政府有意让外国银行卡公司甚至支付宝都进入市场,但它们要成长到足以同银联竞争仍需要好几年时间。后者已经与成千上万家超市、餐厅和商铺签订了合作协议。

    位于北京的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副总裁王平表示,支付宝要达成这一合作仍存在障碍。他表示:“高大上的iPhone 6用户想要在百货商场买点东西,结果店员说:‘对不起,我们不支持支付宝’——这可能不是苹果想要带给顾客的体验。”

    就进入中国的问题,苹果首先选择与银联展开对话。但磋商的进展十分缓慢。到目前为止,苹果支付功能仍然未能在中国的iPhone上启用。据财新报道,双方仍在洽谈。

    马云和苹果公司的潜在合作可能与中国关系不大。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司的尼尔•沙哈负责研究中国的移动市场,他表示:“阿里巴巴想做的,可能是进入美国巨大的线下零售市场。作为回报,阿里巴巴的在线产品将植入苹果支付功能,借此将其从苹果应用商店带入中国的在线零售商店。”

    苹果并不是非得和支付宝合作不可,而支付宝也不是“非君不嫁”。但至少,双方可能的合作方式现在变得更明晰了。(财富中文网)

    译者:严匡正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马云:支付宝谈判无关契约精神
  2. 支付宝联手美国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掘金海淘电商市场
  3. 苹果支付在中国前途坎坷五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