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是否已准备好加速前进
Alex Taylor III | 2014-08-04 14:30
分享:
[双语阅读]
马自达今年的销量上涨了8%,是行业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其车型也屡获大奖。但在市场份额方面,要想打入一线品牌阵营,马自达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马自达(Mazda)的机会到了吗?
• 其销量今年上涨8%,是行业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 2014年6月成为马自达近10年来表现最好的一个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7%。
• 旗舰车型马自达6今年6月获得了自2006年以来最好的同期销量。
不仅销量在增长,马自达接连获奖的数量也超过同行业其他厂商。比如上月,马自达被JD.Power的APEAL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报告评为进步最大的平价汽车品牌。同时,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中级家用轿车市场上,马自达6也击败了丰田凯美瑞(Toyota Camry)和福特的北美版蒙迪欧(Ford Fusion)等竞争车型,获得了不少汽车行业的最高荣誉。马自达连续两年被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评为用车成本最低的品牌,也是《人车志》(Car & Driver)杂志的十佳车型榜单上唯一独占两席的品牌。
随着名声越来越响,规模较小的马自达,已然在行业观察家、评测员和写手圈子里拥有了异常高的声誉。即便拿了不少的奖,媒体也在积极地大肆宣传,然而长期以来马自达在汽车业中的竞争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提高,市场份额连续十年都没能冲破2%。尽管马自达今年的表现非常抢眼,但它的市场占有率依然仅有1.9%。
据《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报道,马自达的日本母公司希望在两年内将销量推高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2015财年要卖出40万台车,压力不可谓不大。(马自达在2013年共售出283,946台车。)这意味着马自达必须要对长期表现欠佳的经销商网络进行调整,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
有些分析师认为,马自达的日本总公司或许要求过高了。Edmunds.com的杰里米•阿塞韦多表示:“马自然虽然已经吸引了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并且其核心车型的重新设计也获得了高度赞誉,但这些还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对于一心想跨越到下一个销量梯队的马自达来说,这的确不是好兆头。”荣获奖项、受媒体热捧自然都是好事,但它们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市场蛋糕,充其量是蛋糕上的酥皮。
回想35年前,我刚刚干上汽车记者这一行时,日本汽车厂商可以很轻易地分为三个等级,即便到了现在,这三个等级的分别也大致没变。上世纪80年就叱咤一时的丰田、日产(Nissan)、本田(Honda)直到今天还是一线品牌。五十铃(Isuzu)、铃木(Suzuki)和大发(Daihatsu)等算是三线,几十年来并无寸进,最后只得撤出美国市场。
毫无疑问,汽车市场的份额是有黏性的,增减都非易事,对于日系品牌更是如此,份额保持稳定是它们最可能的状态。
但是日系二线品牌中,也有两个品牌异军突起,他们便是斯巴鲁(Subaru)和马自达。[另一个二线品牌三菱(Mitsubishi)十多年来在美国一直处于苦苦支撑的局面。]
斯巴鲁曾一度是日系品牌里的“丑小鸭”——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曾经的Brat和Baja两个车型。不过斯巴鲁敏锐地抓住了紧凑跨界SUV的潮流,将跨界SUV的便利与四驱功能相结合,并用聪明的营销手段加以包装,没几年工夫,斯巴鲁就占据了日系厂商中的第四把交椅,并且如今在美国市场中的所有汽车品牌中名列第十。
相比之下,马自达的表现最多也只能用“差强人意”四个字来形容。马自达也曾经有过几次辉煌的时刻,比如转子发动机曾给它带来的技术光环,财务危机时还曾获福特“注血”。另外它的Miata跑车多年来长盛不衰,今年已经是推出的第25个年头,是马自达旗下的标志性车型。但是即便福特CEO马克•菲尔茨曾在1999年至2002年间担任马自达日本公司的CEO,也不足以令马自达更进一步。目前马自达的销量在美国汽车市场各大品牌中排名第16位。
马自达之所以缺乏冲劲,可以追溯到一系列原因上头。首先是它的设计变动得太频繁了,难以吸引主流消费者。其次是它的广告又换得太不频繁了。马自达的所谓的Zoom-zoom理念自从2000年到现在就没变过。
近些年的各大经济事件也没有帮上马自达的忙。另外,作为一个小型车专业户,油价的不温不火也给马自达拖了后腿。此外马自达的大多数车型都是在日本本土生产的,定价自然也受到了被高估的日元影响。
马自达在美国表现最好的一年还要追溯到1986年,当时美国总统还是里根,那一年它卖出了379,843台车。最差的一年是2009年,也就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那一年。美国推出的“旧车换现金”刺激政策让本土厂商大受其益,而马自达当年只售出207,767台车。
现在马自达虽然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销量目标,但它是否已经充分做好了实现甚至打破这个目标的准备?说起来,马自达还是有很多有利的方面:
• 它的产品线平衡得比较好。在整个美国市场上,轿车和皮卡的销量大致平分秋色,而马自达的轿车和跨界车型的销量也大致各占一半。
• 马自达的轿车和跨界车各有一根“台柱子”:首先是紧凑级家轿马自达3,一年前刚刚全面改款;其次是小型跨界SUV马自达CX-5,其销量在推出第二年后显著提升。《人车志》杂志指出:“在产品方面,马自达的出拳力度远远超出了它的重量级,它的成就让人吃惊不已,就好比当年的道格拉斯居然击败了拳王泰森。”
• 马自达在其“流”设计理念(灵感取自风与水)失败以后,又采取了“魂动”设计理念(试图表现力量与速度的运动张力),事实证明“魂动”设计理念要更加受欢迎。马自达车型的前脸也不再模仿鱼嘴设计。
• 另外马自达还成功地改进了发动机、传动和悬挂技术,以进一步优化燃油经济性,并且给这套总成贴上了一个“蓝天创驰技术”的标签。
不过还是有分析师对马自达的发展前景表示怀疑,比如Edmunds.com的分析师乔纳森•曼达尼奇指出:“马自达凭借‘蓝天创驰技术’,强调提高燃油效率,的确在近年来对该品牌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但也只是勉强保持了马自达的竞争力,而没有起到继续推动它向前发展的作用。”
这个评语可能评价得很恰当。作为一个小厂商,必须能够开发小众市场。在这一点上,斯巴鲁凭借四驱技术就做得相当不错。另外宝马也在各大豪华品牌中成长为有钱一族的宠儿。
目前,马自达已经成功跻身为汽车爱好者青眼有加的品牌。但它对潜在客户的追逐断断续续不成章法,而且它拉拢消费者的能力也受到了渠道网络的影响。要想朝着它的目标全速前进,它还得在那个10年不变的Zoom-zoom广告之外另想新招。(财富中文网)
译者:朴成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