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职场

当幸福PK成功

分享:

为您揭开中国经理人的幸福观。

    很显然,最近“幸福”很忙。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特别调查:“您幸福吗?”其中70多位记者采访了全国各地3,000多名老百姓。结果是没有结果,因为“幸福”不像“姓曾”,是那么容易就脱口而出的事。

    网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幸福是“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幸福是“当愿望变成现实”;幸福是“珍惜现在,享受当下”……都对,又好像不全对,幸福到底是什么,谁也没说服谁。

    联合国也在今年第一季度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其它北欧国家亦高踞前列位置,中国内地则仅排名第112位。

    可是这些关于“幸福”的信息真的跟我们有关吗?谁来定义与衡量我们中国经理人的“幸福指数”呢? 在我们中国经理人忙忙碌碌地实现自我价值,打造成功的企业,推动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大的经济体时,我们不断地追逐更快速的经济成长,买房,升职的同时,我们离幸福又有多远呢?具体幸福这个美好的愿望又有多少可行性呢?

    为了解答这个话题,在跟《财富》(中文版)于2008年和2011年联合举办了2次关于“成功的奥秘”调研后,今年7月New Leaders Group(顶尖人物人才测评咨询)进行了第三次关于“成功与幸福”的主题调研,获得了1,772名读者的反馈,吸纳了数名精选人物的访谈精华,力争从更立体多维的角度为中国的经理人减少内心的纠结,可以更自信、也更自在的一面更成功,同时一面更幸福!

    不幸福,还能算成功吗?

    不算。今年开始,只有A区人士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在去年New Leaders Group(顶尖人物人才测评咨询,以下简称“顶尖”)设计的“成功幸福九宫图”中,我们在调研参与者中挑选出高收入、高职位以及高幸福的“三高”人群,将他们归类于“A区:成功幸福人群”,与相对的B区:不成功但很幸福,C区:成功但不幸福,以及D区:既不成功也不幸福,拿这四类人群相比,挖掘他们在价值观、内在动力以及行为风格上的异同,找出了A类人群成功的秘密配方。

    今年,我们继续沿用这个九宫图,不过,从今年开始,只有既成功,又幸福的人士(A区人士)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我们幸福吗?

    相比较去年,本期的问卷更加细分了职业类型与收入。现在,就逐步一层一层向您揭开顶尖调研的发现……

    2012年“幸福问卷”包括17个项目,经理人根据自己的感觉评分1到5分,分别代表对自我幸福感的评价。


    我们发现,这个群体的幸福感,相比较2011年而言,上升了接近20%。

    是谁动了我的幸福?

    a. 幸福会随着年纪增长吗?

    顶尖去年的调研就发现,40岁是个分水岭,达到不惑年龄以后的经理人群显著的更多人感到幸福,而今年依然延续这个现象。 30~39岁之间的不幸福人群最多。

    b. 金钱能买到幸福吗?

    幸福的比例并不单纯随着收入增多而增加。 最大的提升幸福感是当收入从30万上升到80万这个区间。 然而,跟去年的调研结果有相似之处,80~100万这个更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比例再次大幅下降20%。当收入超过100万的人群幸福感比例有回升至75%。


    c. 升官就幸福了吗?

    看来不然。职位的差异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幸福感差异,各个层级之间在幸福与不幸福之间的比例上大同小异,只有中高层级管理职位上感到幸福的比例比基层管理和专业人员稍高3%。

    赢家的秘密

    鱼与熊掌兼得的秘密

    a) 快速反应,也愿意等待

    从发现问题到采取行动需要的时间分为两种启动速度:一种是“马上采取行动,做想到的第一件事”;一种是“行动前仔细思考问题,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成功又幸福的人更喜欢主动行动并在行动前做出完整规划。


    b) 主导自己的幸福与成功

    麦克利兰(McClelland)的成就动力理论认为人有权力、认可和成就三个高层次需求,分别表现为“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和“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成功且幸福的人群具有最平衡的需求;他们相对其他人群,控制的动力最强,被认可与成就的动力最低。

    如何更有效的幸福起来?

    更幸福的加速旅程?

    什么是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都想要更幸福。

    根据幸福心理学研究发现,不论是你赢得的百万美元的彩卷,或是得到了奥运冠军,大部分的人在一年之后,又会回到他/她原本的幸福指数。所以,幸福并不在某一个终点,它是在当你不断接近“你更期待的自己”的旅程中!顶尖总结了多年对EQ在全球的研究,戏剧治疗的验证,以及在商业心理学的实践,研究开发出实用个人与组织的:更幸福的加速旅程!"。你越是在这段旅程中不断地前进与磨练自己,你的幸福潜力越是会提高。

    第一步:幸福潜力!"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幸福的潜力在不同的区间关键因素是不同的。

    你的幸福的潜力随时在改变!它不是一种天生的特质。如果你在不断地磨练自己在“更幸福的加速旅程”的过程中,它会不断地上升。当然,如果你在平稳的生活中遇到了新的挑战,选择了在“更幸福的加速旅程”的某个环节中停止向前,那你的幸福潜力也会下降。

    第二步:更期待的自己

    我们所期待的工作、生活、自己,也会不断地改变。重点是,你的心理必须有一个图片。它可能不是所谓你这一生的“最终的美好结局”,但是,在这个图片中,你必须描绘出一个更令你期待的自己。这个图片,是你在“更幸福的加速旅程”中的引擎。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特别是针对那些已经成功但是还并不幸福的人们,描绘出更期待的自己是增加幸福潜力的关键按钮!


    第三步:愿意付出

    追求更幸福的旅程可能并不完全安全。有可能你所定义的“更期待的自己”与他人并不一致,甚至会受到你亲密的人的反对。也有可能是在你不熟悉的领域,或是扮演一个你不擅长的角色。如果要求你离开你最舒适的生活方式,甚至离开你最自信的角色;你愿意吗?在更幸福的加速旅途中,这是一个简单也很残酷的测试,成为你更期待的自己到底有多重要呢?当然,你可以有绝对的权利选择放弃,重新调整你对幸福的定义;也可以利用此机会来锻炼与学习提高更幸福的潜力。

    第四步:更靠近

    我们的调研发现,知道并实践“更靠近”方法是增加快乐潜力最关键的一步!

    以下是来自安纳贝·金森(Anabel L. Jensen, Ph. D.),6秒钟情商全球总裁关于如何让自己更幸福的6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对自己负责

    我只能改变自己。然而当我开始改变自己,世界也会随之改变。

    2.拥有几个好朋友

    我觉得我的生活很幸运,我拥有在乎我的人和我可以依靠的人。

    3.锻炼冒险的能力:去开拓一些你未知的事物。

    4.耐心等待:尽管这并不是完美的一天,但我可以使明天更好。完美并不急于一时。

    5.投资时间和努力向前

    Malcolm Gladwell说过:“如果你愿意投入10,000个小时的时间和努力,你就可以精通任何事情。”

    6.建立更深厚的信任

    我们必须乐于投入时间。我有我个人的处世准则,我会刻意的在我做出决定的时候,考虑并展现这些准则。时间会证明我身边的人可以信任我,依靠我。我对我的搭档报以坚定的信任,我知道我可以信任她,不管我们未来会遇到的种种分歧,我相信,我们都可以沟通,并共同度过难关。

    我认为没有信任,就不会幸福。

    如果我不信任自己,我就不能让自己幸福。

    如果我不信任我的朋友,我们就不会有幸福的关系。

    如果组织中不存在信任,员工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

    第五步:发挥创意

    如果你相信我们的两个对于成功与幸福的A区人士的关键发现,那请你开始两个改变:

    1.把所有的困难当作突破现状的好机会

    每当你遇到困难或不如意,都把它当作是帮助你提升幸福潜力的一个邀请。最好的创意,往往是被压力和肾上腺素逼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个本能!

    2.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资源

    在做同样的工作时,试试不同的方法或资源。为了让自己不断的提高成效,发挥创意是最佳捷径!


    最佳实践分享:

    顶尖特别邀请到以下几位企业界与学术界重量级的嘉宾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最佳实践:

    比尔·鲍威尔(Bill Powell)

    《财富》杂志亚洲主编、中国分社社长

    从宏观的情况来看,经济下滑、政治和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对此并不乐观。在经济体中,生气的、不确信的大有人在,但中国呈现出耐人寻味令人惊喜的幸福感提升。

    至于对幸福的追求: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们所做的事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因为当你从事你所感兴趣的工作时,你不会感到厌倦(大多数时候是这样),你会对工作努力追求,并且逐渐进步。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是你的所爱,也是你的所为。哪怕这件你所感兴趣的事最初并非你擅长的事,你也会变得更好更擅长。对我来说,拿着高薪却做着令人厌烦的工作是不值得的。生命如此短暂,不值得为自己厌烦的事物费心费力。

    安纳贝·金森

    6秒钟情商全球总裁,Notre Dame de Namur大学全职教授,Synapser实验小学创办人

    来自全球权威的情商专家:如何让自己更幸福

    我认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感负责。

    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今天工作很累,或是因为我的孩子又做了什么,甚至因为我得了癌症,所以我不幸福。

    我们有责任为自己尽一切的努力来使自己更为幸福,不管是给自己说个笑话唱首歌,或者到一个新的地方居住。情绪是有传染性的。当人们与你交流时,他们的情绪会受到你的影响。

    当我走进办公室,如果我告诉前台小姐:“哎,今天真糟糕!”那么我低落的情绪能量也会让她感到不开心。

    情绪是如此容易传播,因而我们需要重拾主动权,使自己开心起来!

    我把让自己开心这一目标视为我人生个人的使命。

    所以我我开设了一个叫做synaps的实验小学,希望未来世界上至少有10所这样的学校,能教育出一百万的小孩,能够帮助孩子们能够合理引导情绪,发挥集体创意,解决问题,成长为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人。

    包德龙(Bob Lockwood)

    天地能源公司创始人和 CEO

    来自企业家:如何让你的组织更成功,同时也更幸福

    员工幸福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创始团队为人善良,而是因为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因此,当员工感觉不幸福,他们就不会来上班,我们的公司也就不存在。

    有人质疑我们的承诺是否真实。我对此的回答是:这是真实的但并非绝对的。

    有时,我们的员工为公司做出了一部分牺牲,我们了解这些并对此做出补偿。这意味着,我们尽力平衡员工幸福感和公司的发展而获益。我们无法面对员工倦怠的后果,因为员工是公司成功的引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