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暴雨启示录:城市的面子与里子
7月21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从下午开始,暴雨席卷了整个京城。截至7月22日凌晨2点,北京城区降雨量达到212毫米,是61年来北京地区经历的最大强降雨。
大雨造成城区低洼地段严重积水,郊区部分山区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目前这场灾难已经造成至少10人遇难。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称,截至目前,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万平方公里,190万人受灾。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逐一核查伤亡人员,数据将会“很沉痛”。预计随着统计数字的汇总,伤亡人数还会进一步攀升。
如果说摩天大楼是一个城市的脸面,道路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动脉,那么下水道则是一个城市的消化系统。排水系统薄弱是中国城市扩张中普遍存在问题,特别是超大型城市,更是不幸成为重灾区。
北京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飞速扩张,而且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然而,在飞速扩张的同时,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的排水系统旧债未偿、又添新债,以至于“小雨小涝、大雨大涝”已经成为北京等大城市多年来的传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城市排水排污系统之所以沦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一方面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积累的旧债太多,改造存在难度,另外一方面也与执政者的政绩标准存在偏差密不可分。
相比高楼大厦大马路、华灯喷泉大广场等面子工程,地下不得见人的排水排污系统显然是里子工程。从政绩的角度考虑,里子工程的投入产出比显然不及面子工程,受到冷落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殊不知,里子败坏,面子也必然保不住。因此,风光无限的北京奥运会即将迎来四周年纪念日之际,一场暴雨不期然撕开了北京的面子,露出了破败的里子。或许冥冥中,一切早有安排。
这次北京暴雨成灾固然只是61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但它其实只是放大了北京下水道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借灾情之罕见文过饰非、回避问题,这场致命的大雨暴露出来的北京城市排水排污系统的缺陷不容否认。
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和人口密度,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中,制订科学的标准,合理规划,同时留出一定的余地;另一方面,要利用老城区改造的契机,下功夫完善旧有的系统,逐步清偿历史旧债。
确保城市排水排污系统的建设和改善,行政层面需要把它纳入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的评估考核体系,把里子工程转化成面子工程,促进地方政府切实投入资源,解决问题。同时在立法层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把防城市内涝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强制问责。
城市人口密度大,物资聚集程度高,城市排水排污系统的质量事关人命、利益攸关,绝对不是光鲜的面子可以掩盖得了问题。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或者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只有里子牢靠,面子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