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商业

这500家公司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美国人应该害怕

分享: [双语阅读]

在美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中,极少数最富有的人不成比例地享受了大量的经济增长成果。这种现象在美国企业界中也同样存在。

插图:Eddie Guy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中,极少数最富有的人不成比例地享受了大量的经济增长成果。这种现象在美国企业界中也同样存在。越来越多的收益被相对少数的大企业所攫取,它们就是所谓的“企业巨头”。

只需看看《财富》美国500强榜单,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去年,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3.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在这13.7万亿美元中,又有47.7%属于榜单上的前50家公司。这个比例在去年是46.9%,15年前是43.7%,1995年是41%。

考虑到当前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取决于巨头间的角力,说不定到明年,这个比例就会提高到50%。比如连锁药业巨头CVS Health(今年排名《财富》美国500强第8位)去年年底吞并了安泰(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去年在《财富》美国500强上排名第49位),更加成了医疗保健市场上横扫一切的存在。

美国电信巨头AT&T(第9名)则以313亿美元吃掉了娱乐业的时代华纳(《权力的游戏》的发行方HBO、特纳广播公司、华纳兄弟公司等都是时代华纳的旗下产业)。去年,时代华纳在《财富》美国500强上的排名是第98名。而排名第31位的马拉松石油公司则收购了排名第100位的炼油公司Andeavor。

在一个鼓励创新和商业头脑的经济中,这种现象是否正常?抑或是还有更加值得担忧的趋势等着我们?

就行业集中化现象,也就是行业被少数大企业垄断的现象,经济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原因,不过他们普遍同意各行各业的集中化程度在加强——就算你不是经济学家,也不难注意到这一点:你原来可能在来德爱(Rite Aid)的药店买药,现在却只能去沃尔格林(Walgreen)了。你现在出门也买不到美国航空或大陆航空的机票了。但是你的所有东西——包括全食超市的食品,基本上都是在亚马逊网购的。

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家詹姆斯·贝森是研究行业集中化问题的专家。他表示:“毫无疑问,行业集中化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增强。”贝森表示,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些公司投入重资打造了专有软件(当然,这样做的通常也是那些业内最大的公司),它们显然已经成了当前经济的赢家,效率、销量和人力规模都实现了增长。

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菲奥娜·斯科特·莫顿曾经在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工作过。莫顿指出,数据本身就有一种“天生的聚集效应”。掌握了大量数据的公司,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并进一步受益于它的反馈和网络效应,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换句话说,你拥有的数据越多,你的产品对客户就越好、越有吸引力。

虽然科技和数据重新塑造了经济的形态,但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莫顿在内的很多专家都认为,美国的反垄断执法几乎已经形同虚设——曾几何时,美国反垄断部门还是阻挡过很多大企业的合并的,为促进经济创新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我们已经倒退了起码40年,同时,行业集中化趋势却在迅速发展。”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教授、反垄断专家赫伯特·霍文坎普指出,在行业集中化愈演愈烈的同时,各种保护大企业垄断地位的反竞争行为也越来越常见。比如一些公司强迫员工签订非竞争性合同,使各级员工甚至连普通员工也很难换工作,从而有效地压低了工资。霍文坎普还指出,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在潜在竞争对手刚一出现时就收购它们。比如亚马逊在2010年收购了Diapers.com的母公司Quidsi。“这些初创公司在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前,就被他们收购了。”

那么,我们应该担心这些问题吗?经济学家们警告道,一个头重脚轻的经济,会让社会付出巨大成本。大量经济资源集中在相对少数人手中,会导致产出下降、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选择减少、创新受到抑制。另外,少数人的经济实力往往会转化为政治力量,让既得利益者能够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各行各业的集中化现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垄断运动。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大型科技公司身上。从伊丽莎白·沃伦到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克里斯·休斯,几乎所有人今年都在呼吁Facebook分拆业务。另外CVS收购安泰案也并未尘埃落定。今年4月,也就是美国政府批准这笔收购案的几个月之后,一名联邦法官表示,他想听听反对合并的各方的意见。他表示:“这件事对很多人都将产生极大的后果。”(财富中文网)

本文的另一版本登载于《财富》杂志2019年6月刊,标题为《巨人之地》。

译者:朴成奎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反垄断:立威与立规
  2. 涉嫌垄断,谷歌的理想主义正在自相矛盾
  3. AI技术被大公司垄断,这家公司能否打破旧有格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