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生活

不评价哪片树叶更漂亮

分享: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讲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最好是去欣赏两片树叶的不同,而不是评价这一片比另一片长得更漂亮。

一次坐飞机,邻座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跟我搭讪,问我是不是做企业的?我说,我不做企业,不过经常跟企业打交道。“那你知道我们本地有哪些企业吗?”我于是就说了几家。“啊呀,你不知道,A公司外表光鲜,其实内部管理很差的;B公司企业战略有太多的失误,已经进入了瓶颈了,我正替他们担心呢;C公司……”我问他:“你跟这些企业熟吗?”他说:“不熟。”我问:“你跟老板个人有接触吗?”他说:“没有。”

在一次聚会上,有位公立学校校长当着大家的面,细细评说一位私立学校校长:“他办那些私立学校就是想赚钱。我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崇洋媚外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那儿的老师都是我们公立踢下来不要的,他们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我问:“阁下在私立学校工作过吗?”他回答:“没有。”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峰会,有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介绍家族企业传承时,告诉大家她们家的传承秘诀之一,就是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四世同堂”,一家三十几口人天天聚在一起吃饭。于是台下开始叽叽喳喳:“太无聊了吧?”“也太奇葩了吧?这样做真有凝聚力吗?”会后私底下的议论更是热闹非凡。想象一下,在大众场合,你可能每天都会听到类似熟悉的声音:“你长那么瘦,就是不喜欢把自己的鸡肠子撑大。”“你不来和我们聚会打麻将,只知道拼命赚钱。”“你真有钱,能出这么多钱租房,怎么不买呀?”“你儿子学习好,不考研究生、公务员,这步就是走错了,以后老了怎么过啊?”各个阶层、各种年龄、东南西北中都实力爆棚:“信教有什么好,不就是寻找寄托吗?”“老外真傻,院子里不种菜,种鲜花能当饭吃吗?”

地球人好像都有这种嗜好。英国有一对快要结婚的小夫妻,他们打算订婚戒。听说有一家珠宝店价格特别优惠,130美元就可以订一枚结婚戒指。当准新娘来到店里试戴戒指时,店员对她说:“天哪,真不敢相信,竟然还真有男人会用这么便宜的戒指来结婚,太悲哀了!”130美元当然买不到克拉钻戒,或许只能买锆石、银戒,在店员看来,用130美元买戒指就是小气,就是“low”,花钱少就不是真爱,出手大小就是和感情深浅成正比。而女孩却觉得结婚并不一定需要上万的钻戒,只要它是未婚夫买给自己的戒指。后来这段经历被放到了网络上。长话短说,结果女孩坚定地嫁给了男孩,珠宝店为此做了道歉。其实有的时候我们根本不懂别人的幸福,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

我在哈佛教书时,迎送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萨默斯是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部长,退休官员去哈佛大学当校长主政理财非常风光,不料他却是哈佛校长中最惨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随意“评价”。2005年1月在某学术会议上,春风得意的萨默斯口无遮拦地断言:“为什么在科学与数学领域中女性比男性少,其原因就是‘天生的习性’。”他的发言饱受谴责,舆论认为这是最严重的有关“性别歧视”的评价,于是引爆了一场全国“反萨默斯风潮”。尽管此次演讲他是作为经济学者而非哈佛大学校长的身份,尽管听说他后来在全美各地还帮助筹建100多个女性科学研究所,面对他的仍然是四面楚歌。再加上萨默斯鲁莽傲慢的行事作风和领导风格,早就引起哈佛管理层和教授们的反感,2006年6月30日萨默斯正式被迫提出辞呈,成为哈佛大学自1862年以来最短命的校长,他为他的“评价”买了单。这或许是我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昂贵、最要命的一句“评价”。

锤子科技的罗永浩曾经跟人说起,年轻的时候,但凡看到那些动辄讲“风水”、跑哪儿都要找佛像烧香跪拜的人非常不屑,也很反感,他也绝不和那些有“迷信”思想的人交朋友。直到自己开始创业才慢慢明白,事业做得越大,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就越大。他发现“有些人迷信,只不过是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既不损人也不伤己。于是他开始转变想法,学会如何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不再偏执地反感所谓迷信的人,把石头一样的自己,慢慢打磨成温润的璞玉,试着以一种同理心去包容接纳更多与自己有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

我是在美国呆了好多年之后,才慢慢对“随意判断”(Judgmental)变得敏感起来的,因为这样做既不招人喜欢,更有失礼仪风范。我发现那些有修养、有文化的人往往会先倾听、先调查、先研究,说话不武断,不带有情绪偏见。假如在不得不“表态”的情况下,他们用得比较多的句子是:“He/She is different”、“That is different”,以表达自己愿意尊重每个人的不一样。萨默斯事件说明美国人不喜欢随意评价,实际上这也并不是美国人的专利。中国人的传统也不喜欢,所谓的“张家长、李家短”招人嫌,中国绅士也不“嚼舌根”。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讲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最好是去欣赏两片树叶的不同,而不是评价这一片比另一片长得更漂亮。(财富中文网)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当“礼仪”遇上“环保”
  2. 面对糟糕的同事,如何保持礼貌?
  3. 学礼仪,还有最佳年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