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滴滴遭遇危机,Uber近况如何?

分享: [双语阅读]

Uber在三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达拉·科斯罗萨西离开艾派迪公司,接替特拉维斯·卡拉尼克成为Uber的首席执行官后,他为Uber的一系列可能致命的商业失误承担了责任,保持了公司的高速增长,并且积极准备推动公司上市。当时的Uber已经成了政府、竞争对手、员工和客户的众矢之的,很多人都在质疑它的道德水平。

在多数人看来,科斯罗萨西这次跳槽无异于职业上的自杀。但科斯罗萨西却向我们证明,道德的勇气和战略的权衡确实能推动企业绩效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打破了企业的惯例,在三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尊重监管机构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他与伦敦政府打交道的经历。2017年9月,也就是在他任职CEO后不久,伦敦市政府吊销了Uber的营业执照,理由是该公司工作条件不达标,且对一起性侵案件隐瞒不报。到2018年6月,科斯罗萨西终于让法庭相信,Uber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使法庭批准Uber继续在伦敦运营18个月,以观后效。

伦敦交通部门主管授予执照的官员似乎对Uber的新策略颇为满意,他在听证会上表示:“如果一个运营商请求的是许可,而不是请求原谅,那么在申领证照的过程中,肯定效果会更好。”

另一个例子,是他对公司的UberPOP服务的立场变化。UberPOP是该公司在欧洲推出的一档廉价网络叫车服务,类似于美国的UberX。前几年,包括西班牙、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禁止了UberPOP,理由是它违规使用了不专业的司机。

Uber没有跟这些国家的监管机构硬刚,而是采取了更加顺从的立场,不再呼吁在德国恢复UberPOP服务,而是计划在巴塞罗纳推出一项新的UberX服务,该服务的司机均有合法授权。Uber公司的南欧地区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承认了此前的错误。

这位负责人写道:“我们正在改变我们做生意的模式,将诚实作为每个决策的核心,努力获得合作城市的信任。”

即便是在网民讨论得火热的飞行汽车问题上,科斯罗萨西也表示,Uber“将按照规则来”。

收编竞争对手

面对行业内的竞争对手,Uber也采取了一种非对抗性的方式。谷歌母公司曾状告Uber窃取了其子公司Waymo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2018年2月,Uber与Alphabet就此案达成和解。Uber表示将不会使用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并向Alphbet赠予了Uber公司0.34%的股权。Uber还对此事演变到如此地步表示了遗憾。这起案件如此收场,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公司面临很多其他复杂问题的情况下,此案的成功和解为Uber平息了很多负面报道和干扰。

Uber在海外市场也同样采取了降低对抗的策略。比如该公司战略性地从东南亚和俄罗斯撤出,以换取竞争对手Grab和Yandex的股权。与此同时,Uber继续在巴西和印度展开竞争。这种战略决策表明,Uber不再仅仅关注增长和垄断全世界,而是终于开始关注利润问题了。

文化变革

此外,Uber还发生了其他一些变化,但在硅谷以外,这些变化就不那么引人关注了,不过它们对建设一家长久发展的公司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Uber一度也曾盛行硅谷臭名昭著的“男程序员”文化,公司往往对性骚扰和种族歧视视若罔闻,工作中盛行“唯结果论”。结果到2017年3月,Uber的全球员工只有36%是女性。而在技术团队中,更是仅有15%是女性。

通过在艾派迪公司的工作经历,科斯罗萨西深知多元化对科技公司的重要性。他开始积极征询Uber员工的意见建议,以改革公司的内部文化。就此,公司先后成立了20多个员工组织,提交了1200余条意见建议,投了22000多张票。在此基础上,他重新编写了一套企业的文化规范。现在,科斯罗萨西不再鼓励“冲刺式”发展,而是强调“我们要做正确的事情”,“鼓励差异”,“创意高于等级”。从语言入手,改变企业的文化规范,标志着Uber向着改革自身文化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在“文化革命”的同时,科斯罗萨西还对高管团队进行了“大清洗”。去年,Uber的原人力总监、产品总监和其他几个高管相继离职。卡拉尼克时代遗留的16名高管中,目前只有7位仍然留在公司。

下一步?

科斯罗萨西已经带领Uber打开了局面,但他的改革仍未完成,科技界离彻底消灭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依然任重道远,Uber与监管机构的龃龉也没有完全解决。本月初,纽约市投票通过一项决定,一年内将暂停颁发新的网络叫车服务执照,在此期间,纽约市有关部门将对交通拥堵问题进行研究。与此同时,Uber也必须应对竞争局面的快速变化,想办法在无人驾驶技术、电动自行车和无人飞行器的围剿中杀出一条生路。

我们对科斯罗萨西还是应该报有希望的。2015年2月,他还是艾派迪公司CEO时,就曾在领英上写过这样一段话:“只要勇于承担巨大风险,再有一支你信任且也信任你的团队,即便是方寸之局,也能赢得长久胜利。” (财富中文网)

本文作者Tim J. Smith是Wiglaf Pricing公司CEO、德保罗大学市场营销学客座教授,也是《Pricing Done Right》一书的作者。

译者:朴成奎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滴滴将碾压Uber,合并不可避免
  2. Uber对性骚扰投诉处理方式做出重大调整
  3. 纽约开始限制Uber等共享出行公司的发展 |《财富》视界
  4. 18年第二季度Uber亏损8.91亿美元,收入增速放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