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文网 >> 理财

为什么在中国放贷可能好过投资

分享:

对那些能摸到门道又懂得避开陷阱的固定收益投资者来说,考虑到风险调整因素,很可能再没有比借款给中国大型企业更好的赚钱方法了。通常,中国影子银行提供的利息是其他主要经济体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回报的至少两倍。

    眼下,正是在中国进行债务投资,或者说成为债权人的绝好时机。实际上,对那些能摸到门道又懂得避开陷阱的固定收益投资者来说,考虑到风险调整因素,很可能再没有比借款给中国大型企业更好的赚钱方法了。这正是最近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债务投资,被人忽视的机会》的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这份报告由中国首创研究并编写。作为一家专注中国市场的国际性银行和咨询机构,中国首创在政府和企业债务融资方面的作用日渐重要,它将国际投资者衔接到中国地方政府、国企以及私企发起的债务融资中。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那些从事跨国投资的资金池,比如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保险公司、家族办公室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几乎都没进入中国国内借贷市场。这个市场利润丰厚,但外资投资者被美元兑人民币管制、资格审批等一系列监管法规拒之门外。

    这种情况正开始发生改变。中国的高收益债务市场规模庞大,国内大型银行、信托公司和券商已经把超过2.5万亿美元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打包起来,进行证券化,再卖给国内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中国,这些影子银行贷款可能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固定收益类低风险高回报投资工具。

    对大多数中国公司来说,特别是在优秀公司云集的私营领域,抵押借款的实际利率基本上不会低于10%。通常至少是15%,高于20%以上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海外市场上,全球投资者用于债务融资方面的资金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形式既包括为公司提供直接贷款,也包括购买债券。不过,现在没有哪个市场的风险调整后回报比得上中国。一般情况下,中国影子银行提供的利息是其他主要经济体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回报的至少两倍。

    按道理来说,既然利率高,中国的贷款违约率应该也是全世界最高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官方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坏账率为1%,只有美国、日本或德国的一半,顺便提一下,这三个国家的公司贷款年利率只有2-4%。

    中国的高借贷成本让很大一部分资金被浪费了。包括银行和影子银行体系在内,中国的贷款总额现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合15.9万亿美元),约为美国商业贷款总额的两倍。中国首创的研究报告指出,大部分贷款成本都很高,使中国公司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削弱了公司盈利能力,也扭曲了投资行为以及合理的长期规划。

    如果一家中国公司的资产在国内,但母公司在香港或开曼群岛,借贷成本可以降到5%或更低,阿里巴巴集团最近就是这么做的。同一家公司和同样的资产,如果没了境外的壳,借款利率就可能升至三倍。那么,为什么不是每家中国公司都去境外设个母公司呢?因为按照中国监管机构2009年的规定,这样做有法律风险。

    中国的贷款不仅成本高,而且几乎所有贷款期限都很短。绝大多数贷款期限都是一年或一年以内。银行和影子银行都不愿发放长期贷款。

    债权人每年都会催收贷款,所以借款的实际使用时间只有8-9个月。在剩余时间里,借款人必须筹集资金来偿还本金。中国的信贷体系是世界上最昂贵且最严格的之一,而中国经济在这样的体系束缚下仍然充满活力,增长迅猛,实在是了不起。

    贷款到期时,或者借款人无处筹措资金时,可以大量提供信贷的只有非法放贷者。这种所谓的“过桥贷款”在中国的成本有多高呢?月息至少3%。

    不光是资金匮乏、陷入困境的小微企业要忍受高利息,哪怕是收入远超10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和净利润可观的大型私营企业也是如此。中国的决策者开始意识到,没有长期贷款,就无法实现长期繁荣。

    以前中国企业能比较容易地消化高息债务带来的成本,现在不行了。随着经济滑坡,企业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利润也受到挤压。许多公司利息成本侵蚀利润的比例已经非常高,很危险。

    中国首创的研究报告认为,让数万亿美元的全球资金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债务市场,直接参与公司影子银行贷款,将带来两大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此举应该可降低目前中国公司和地方政府承担的高利率。公司效益有望提升,在改善效率和利润率同时,可以拿出更多资金用于研发。

    其次,全球投资者也有可能获得丰厚回报。目前,全球投资者为中国500家私募股权基金和风投公司提供了逾1500亿美元资金,投资标的几乎都是股权。按投资者获得的现金回报计算,八年来这些私募股权基金和风投的整体回报率相当一般。此外,中国的私募和风投的风险明显高于债务投资。要想赚钱,投资对象通常需要上市,而私募投资的中国公司上市相当困难。现在和今后,对打算在中国进行资本经营的高水准投资者来说,借贷市场看起来是一条更好、风险更低的途径。(财富中文网)

    译者:Charlie

    审校:夏林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1. 中国6月份银行新增贷款放量增长驱散经济放缓愁云
  2. 2015年七大投资新热点
  3. 巴菲特年度妙语:2015最新致股东信中的投资金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