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处于历史性变革的路口
对于媒体人而言,《财富》(中文版)6月上刊登的《时代公司能否独自生存?》肯定是一篇很有吸引力的文章。在这个媒体数字化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颠覆,而新的商业模式还未被建立,因此,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很多声誉卓著的媒体集团面临困境。时代公司(旗下拥有《时代》、《财富》等著名杂志品牌)也无法置身于这股逆流之外,过去几年,公司规模不断缩小。今年3月初,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Inc.)决定将之分拆出来独立上市,也因此,才有了上面这篇文章所发出的疑问。文章中穆迪的分析师说“杂志可以拥有强大的数字经营模式,比绝大多数媒体公司都要好。”所缺的只是可用于投资于数字媒体的资金。我比较认同这种看法,杂志这种媒体形态在数字时代的生存机会当属乐观。
但抛开时代公司的问题不表,我们来看看媒体数字化究竟使媒体行业发生了什么实质变化?仅仅只是媒体载体介质的变化么?窃以为,答案没有这么简单。传统上,媒体内容的载体和分发渠道是受限制的,成本高昂,比如纸媒要印刷、要用纸,还要用邮寄、快递来发行,这一块的成本一直是纸媒运作的大头,同时,电视和广播的频道资源也受限。而数字时代来临,使得这一块的成本急剧下降,发行限制(如频道资源限制)也基本消除。乍听起来,对于传统媒体行业似乎是个好消息,但是事实却被证明是个灾难。为什么?现在反思起来,我认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重大的不利因素,即虽然发行的成本降低了,资源限制也消除了,但与此同时,发行商却前所未有地集中起来了。以前它们在行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但在新的时代,它们却成了行业中最重要的玩家,遏制住了行业的咽喉要道。在数字时代,最大的获益者就是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它们是并不生产内容的媒体,而且在过去十年中迅速成为最强势的媒体。很大程度上,近几年兴起的微博和微信也是媒体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分发渠道。
随着生产和发行成本的下降,内容的供给也呈现出无限和无成本的趋势,从而使得信息变得极大丰富,也就是我们进入了所谓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此时,内容过滤变得重要,因为人们时间总是有限的。当然,你可以辩驳说,真正好的内容还是会有市场。这一点我完全认同,但是获得真正好内容的成本可能相较于当前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内容的二次销售(即广告)的机会都被分销商拿走之后,那么真正好内容的选择可能就是只向少数人提供,这样人均负担的成本就不可避免地提升了。
最后,也许我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媒体业也处于历史性变革的路口,此时,新生的媒体形态和格局才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