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哪有那么多天下可平?

周展宏2013-03-11

不能为了一个虚化的国家整体利益,轻易地牺牲具体阶层或者某个个人的利益

“如果你成功了,那是因为某时、某地、某人给了你生命或指向正确方向的思想。还要记住,这是你欠生活的。要一直像你得到帮助那样,帮助那些没有你这么幸运的人。”这是梅琳达·弗兰奇(Melinda French)18岁时说的话。当时她还是美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邻家女孩,日后成为比尔·盖茨的妻子,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管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年轻的梅琳达的想法在西方精英世界似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观念。“得天之愈厚者,天必期之以殷”,约翰·F·肯尼迪总统这句名言最近也被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所引用。我有时会禁不住想,为什么“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会在西方提出,后被世界所接受,而不是在中国或者印度这样具有更悠久的文明历史的国家被提出呢?

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对精英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庸俗一点有“学而优则仕”之说,超脱一点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这个逻辑看,总归都得做官才行,但哪有那么多天下可平的?“治国”当然很重要,但以现代的经济学理论看,那也不过是做财富再分配的工作,而且这种工作岗位应当被严格约束,无论是岗位的数量还是岗位的权力。因此,以我的观点看,传统儒家对精英分子的最高要求都有明显的缺陷,如果我们到今天还不更新,就只能跟在西方世界后面亦步亦趋。

如果要更新中国传统上对精英的要求,我们就得重新审视我们曾经认为是普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究竟希望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谐社会”,当然这个提法很好,怎么才能“和谐”呢?以我的经验,观察一家企业的时候,除了听其最高领导人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还要观察普通员工的状态。如果上下一心、除了老板斗志昂扬之外,员工也干得很起劲,那就算很不错的企业了。观察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精英阶层在哪里都有肉吃,在哪国都显得志得意满,但普通民众呢?如果后者也有饭吃,甚至吃得上肉,那才是社会和谐的标志。

中国一位旅美的经济学家特别反对中国的几年前出台的新劳动法,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说事,认为政府此举可能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事实上,他的预言迄今从未实现,中国反倒是出现了几次民工荒。滑稽的是,当他谈到美国时,却又强调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会上升。这算是什么逻辑?在他的观念中,中国民工永远只配拿每月100美元的工资,以维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我觉得这位学者的观点并不取决于什么经济学的专业知识,而是因为他骨子里传统的中国精英观在作祟,他对中国社会还是分等级的,有些等级阶层的利益是可牺牲的,只要结果是为了国家好。而我认为的新的普世价值观要求中国精英们正视低层劳动者的利益,让最低层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最终也获得应有的尊严,这才是企业家、政治家们努力的方向。不能为了一个虚化的国家整体利益,轻易地牺牲具体阶层或者某个个人的利益。

竞争战略之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和他的合作伙伴最近在《财富》发表了《企业如何帮助恢复美国的竞争力?》(见本刊2012年12月下),文中他说:“如果在美国运营的公司能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表现出众,并且能够支撑普通美国人不断提升的高生活水准,我们可以说美国具有竞争力。二者缺乏其一就意味着我们并不是真正具有竞争力。”我想以此话作结,并与中国的企业家、政治家及各路精英们共勉。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