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2010中网看点——重发旧文

周展宏2011-10-11

重发旧文,为下一篇关于新建的中心球场作参考。这里有中心球场建设中的照片。


很多人在长假期间就出远门旅游,不过,因为不仅这段时间各种旅游报价是最高的,而且景点往往也人满为患,我认为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从200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创设之初,它就成为我“十一长假”的一项重要的娱乐消遣。作为一位资深观众,我愿意分享下对2010年中网的感受:

停车场服务改进

与去年相比,中网的停车服务有很大的改进。今年,停车场计次收费,每次10元。而去年还是计时,结果是我看完比赛之后,在停车场排队等着收费就等了足足40分钟。今年就没有这个烦恼了。不过,即使今年的停车服务我认为仍然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P3、P4东边也应当开一个车辆的出口,我知道东边那条路是用于贵宾通道,然而,真正的“贵宾”实在少得可怜,我想至少在观众散场的时候可考虑开放东边的出口。

映月球场很亲民

今年,组委会将原来的一号球场改进了,也装上了鹰眼系统,更名为“映月球场”。有媒体炒作所谓的“双中心球场”的概念,事实上,映月球场比中心球场——莲花球场——小得多,观众与球员的距离非常近,个人以为映月球场非常适合粉丝们去追星,遗憾的是,映月球场的上座率一直不高。




非种子球员更卖力

今年,有几位顶级球星没有来中网,不来也就算了,但某赞助商还在比赛间歇不断地播放连续几年都没有来中网的某网球名星的代言广告,我不知道现场其他观众有什么想法,我总觉得这会让中网组织者感到尴尬,我自己也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因为中网接近年底,大的网球赛事已经结束,一些顶级运动员在此前已经锁定了自己的年终排名或者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所以个别的顶级球员显然对中国这场比赛不够重视。其实,我很理解这一点:运动员不可能长年保持在最佳竞技状态,要求所有运动员都在中网调整到最好的状态目前还不现实。

但是,我发现一些排名稍稍靠后的球员在中网打得都特别努力,他们可能想在这个在“大牌们”不够重视的比赛上能够成为中心球场的主角吧!因此,一些并不是很出名的球员的比赛也非常值得一看。

新科网后诞生

昨晚,年仅20岁的丹麦姑娘沃兹尼亚奇战胜了捷克选手科维托娃进入中网女单8强,成功超越了小威,加冕WTA新任世界第一。不过,以我看,这位新任网后目前的状态似乎并不好,她连胜两场,主要是因为对手较弱或者发挥更差。首轮轮空或许也影响了她的状态,如今第一次成为世界排名第一是不是能够激发她的斗志,接下来她在中网的表现值得期待。

顺便说一句,中网的女子比赛是最高级别的,WTA排名前40位的女单选手除了因伤没来的,该来的就都来了。




男子比赛级别有待提高

多数体育竞技项目,男子水平更高,网球更是如此。如果中网男子比赛级别也能提高到与女子一样,相信整个赛事水平就会提高一大步。

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在国家网球中心西南角还在建一座网球场,从规模上看,应当不会比现在的中心球场(莲花球场)小。我与朋友讨论此球场时,可能是国家网球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好走过,她热情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具有顶蓬的球场,因此,将来下雨也不会阻断中网的比赛了。据建筑工人介绍,这个新的带顶蓬的球场明年8月份竣工,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大家就可以在它里面看中网了。


 

观众数量仍然不多

目前,国家网球中心的场馆规模已经足够大,从现场的情况看,中心球场只有1/3的上座率,而且,其中真正买票来看球的人更加少。这对球迷其实并不是坏消息,因为观赛人少,找到一个好座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很容易就买到便宜的票。

从组织者的角度,则要考虑是不是应当给观众更多的优惠或者提高赛事的级别,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场看球。我个人觉得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因此,长远来看,中网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并不是一个问题,只是多快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

中网现在在场馆上的投资不小,当然部分是借助北京奥运会筹建的,我对于如此大的投资目前的是否产生了足够的回报存有疑问。在我看来,多快吸引到足够多的观众似乎是解决这个回报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观众带来不仅仅是门票收入,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赞助费标准是不是能够提高。

[gallery link="file"]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