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为何对国企抱怨多?

周展宏2011-06-20

在我们7月刊的“中国500强”排行榜上,不出意料,国有企业或者说国资背景的企业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位置。有人对此忿忿不平,也有人认为它们只是一些大而不强的家伙。事实如何?我们要看数据:今年,我们中国50040家最赚钱的企业的利润占到500强总体盈利的71%多,而这40家企业中有38家是国有或者国资背景的企业。从盈利的角度看,我们不能说这些国有企业不强。

当然,盈利有时候也难以说服质疑者。因为据一位中国学者测算,如果剔除掉国有企业享受的各种补贴收入,它们作为一个总体实际上是亏损的。这真是惊人之语!究竟如何,我们很难知道,但这个说法可能有部分的真理。最近,国资委推行用“经济增加值”(EVA)替代原来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年度基本考核指标来考核下属企业,并给予该指标40%的权重。应当说,这是一项重大的绩效评估体系改进,然而魔鬼藏在细节中。评估时,国资委对于央企(指由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国有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是以近三年的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绝大多数企业按5.5%计算,对其中少数企业实行区别对待,也就是以4.1%6%计算。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资本来源一部分是债权,一部是股权。一般而言,债权人承担的风险比较低,因此他们所要求的回报也低一些,而股东投入的资本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要求的回报率自然也就高一些。可是,国资委现在5.5%资本成本率的要求,实际上只是体现了债权人的回报率要求,完全没有体现来自股东的要求。更有甚者,国资委这个资本成本率要求是固定的,并不随着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而改变。也就是说,如果在评估期间通货膨胀率达到或者超过5.5%,那么给这些央企定的资本成本实际上变成了零或者负数——这恐怕是债权人也很难授受的。

不过,国资委给央企定这么低的资本成本率,有它的理由:首先,央企的利润常常受政策性的影响,它们还要承担社会职能;其次,央企过去的投资效果不好,资产质量不高;再次,对于垄断性的企业,太高的投资回报率反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不利。你可说这些理由似是而非,但笔者认为其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我们或许能找到其他更好的解决之道。

事实上,窃以为:社会对于国有企业的评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很可能不是这些国有企业不够强、不够大,甚至说不够有竞争力,而是因为虽然这些企业是国有企业,但如果你不为它们工作,你完全没有享受到它们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定波认为,国有企业的收益与大众的收益之间建立起连接并不困难,问题只是决策者有没有这么做的决心。

我们期待中国决策者建立这种连接,而且我们相信,一旦建立了它,对我们500强的质疑声也会减少。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