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害怕被计算机给替代,那你很有可能、也应该被替代。—— 威廉·波塞特
有人说围棋是人类智力抵抗计算机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是,它昨晚被攻破了。但人类真的算是输了吗?
任何游戏和博弈,无论国际象棋还是围棋,只要有严格的规则,计算机最终都可以击败人类,只是时间和速度的问题。
但是,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抗规则的。语言是人类在计算机之前最有规则的发明了。但是,语言也不严格。歧义是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最有效的挑逗往往是有歧义的,还得配上一个媚眼才算严格。所以不要觉得奇怪,现代计算机短期内无法真正和人类进行带情感的语言沟通。(当年硕士毕业前,导师问我是否要继续博士研究,参与他英日、英中计算语言学的研究。正是进行了以上的思考,我才最后放弃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也是为什么在《财富》杂志之前刊发的《人类被低估了》一文中,我们的编辑科尔文提到:如果不想被计算机淘汰,就去从事心理治疗、商业谈判、招聘等领域的工作。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人还补充了PR和律师的职业。在这些涉及情感和语言交流的领域,我们显然会更信任自己的同类。
今天,计算机根据你的步行数据就可以准确预测出你糖尿病的概率,但是如果是心理疾病呢?你会付钱让一台计算机来给你做心理咨询吗?所以,面对一台超级计算机,这才是你真正体会到自己有优势感的时候。
当昨晚很多人给Google(或者说Google开发的魔鬼计算机)献上膝盖的时候,互联网一如既往地出现了事极必反的情绪逆转:有人开始担心,甚至恐惧。这种情绪说小了,就是“天网恐惧症”;说大了,就是周期性的新技术恐惧症。
我在2年前采访玛莎拉蒂全球老大韦斯特时,这位技术宅CEO和我提到了这种恐惧周期:1899年,人类的一辆电动车第一次打破百公里时速的时候(是的,百公里时速纪录是由一百多年前的一辆电动车打破的,马斯克的光环又黯淡了一点),很多医学专家忧心忡忡地警告:超过25公里的时速对人体是有害的。而今天,我们知道25公里甚至都没有超出自行车的平均时速。
再退一步说,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某一天人类真的都被机器替代了,那么到那时人们反而可以坐享其成,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都迎刃而解。
自然杂志对谷歌的报道。
所以,抛开对新事物的恐惧,这里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借助机器的崛起而进化到更高的层级上去?表面上,答案显而易见:去做更有智慧的、机器人无法做到的事。但是,什么是“智慧”?过去几十年,我们曾经认为下棋、开车、翻译都是需要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事,但是现在都一个接一个被机器攻克。
这就是身在庐山的思维障碍——我们因为擅长而遗忘了那些人类有智商优势的领域。比如,当埃博拉病毒在塞拉利昂肆虐时,医护人员为了保证疫苗的临床试验能够成功,说服了当地的族长,以保证跨越文化障碍不会为试验带来干扰——最后是人类之间的同理心防止了病毒的蔓延。在这些我们的媒体都不屑于报道的故事里,人类才真正战胜了机器。
想透今天这个问题,可以启发心智。最后,分享哈佛大学传奇教授威廉·波塞特上课时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害怕被计算机给替代,那你很有可能、也应该被替代。”
章劢闻,《财富》(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