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整个世界还在深陷在节日过后烂醉如泥的状态中,卡耐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里的人员开始神秘失踪。一开始,只是零零星星的几个软件工程师。然后,整个团队开始失踪,最后连中心的主管都消失了。”
这不是侦探故事,而是新兴科技网站The Verge最近一篇文章中的导语。写这个报道的人缺乏希区柯克的耐心,非常猴急地解开了悬念:一切都是Uber干的!他们入驻了一家废弃的巧克力工厂,碰巧(也许也不是那么巧)边上就是这家美国计算机工程领域的神级学院。接下来,Uber有意无意地在学院的停车场里开始试验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这场景充满姜太公钓鱼的即视感,至于结局…… 就是开头这一幕。
Uber不择手段的挖角反映出无人驾驶技术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最近巴克莱银行一份名为《颠覆移动性》的分析师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25年后,如果各种外部因素保持不变,而量产汽车都变成全自动驾驶的,社会将如何运转?全自动驾驶技术会不会和互联网招车服务结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新的颠覆性体验?也许未来的汽车不受专人驾驭,而Uber最终是由机器人组成的一个车队?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法兰克福机场看到日本某车企的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汽车最终可以像鱼群那样行动一致”。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共享型自动驾驶,它可以同时提升车辆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在我们网站的分析文章中提到: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了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奥斯汀市,它由一个紧凑的中心城区和环绕的市郊地区组成;研究人员依照这座城市的实际交通状况建立了一个的仿真建模。通过运行这一建模,他们发现一辆“共享型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替代9辆传统汽车。最后报告指出25年后汽车拥有量会缩水50%。
真的如报告所说福特和通用等汽车公司要么主动迎合趋势、要么走向衰落?在得出这么“刺激”的结论之前,在人类把自己完全托付给机器之前,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类技术是否可以顺利融入一个社会治理环境?
1971年,一种名为Leeds腹痛诊断系统的技术上线,一开始诊断正确率就高达92%,作为对照,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只有77%。但是,类似的技术最终无法替代人类的原因是当8%的误诊发生时,机器无法承担医疗事故责任。同样,车祸发生时,一个机器人驾驶员该如何承担责任进行赔偿呢?它们除了开车还什么都不会,谷歌实验室里的人工智能刚刚能够认出“猫”是什么,这些责任对于它们来说太早了。
此外,传统汽车制造商会像某些手机制造商那样迅速倒在乔布斯等跨界狂人的十字路口吗?和贴了金的VERTU不同,汽车制造商向上看有一个真实的奢侈品需求。研究人性会发现颠覆性体验完全不等于奢侈性体验。聪明的制造商往往会利用一两种过渡性的技术去挖掘人性的潜在需求。不久前,戛纳电影节开幕时,宝马公司把一辆盖着黑布的神秘汽车吊到了酒店的二层。在楼下明星鱼贯而入、粉丝尖叫的那一刻,一小部分人签完保密协议后在这个临时搭建的黑屋子里观看了一辆由德国工程师刚刚赶制出来的新7系工程样车。这辆让宝马人自己都兴奋不已的车里搭载了一些此前属于别的行业的技术,比如体感识别。想象一下:驾驶员伸出两个手指,长相霸气的豪车就开始导航回家;用手指画一个圈,就开始提高音量播放一首你最喜欢摇滚乐。除了驾驶者本人,这种酷酷的体验对于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就像这份报告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汽车和马一样,要么成为牧场上的驮兽,要么成为富人的玩物。
很多让人类欲罢不能的奢侈型体验恰恰利用了人们感性的弱点,而不完全是理性的需求。而每到了这个时候,技术又成为了“驮兽”背上的那块舒服的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