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博客

我们的“银发经济”在哪里?

章劢闻 2013-12-24

        卫计委刚刚宣布部分省份2014年初预计可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事实上,“单独二胎”是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少数可以被清晰地翻译成英语、并且迅速被全球媒体解读的中国新政。从外媒反应看,中国应对人口结构失衡的动作早已超越政治层面,成为经济领域的国际性话题。对于一个注定要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国家来说,现实与变革会如何相互作用?在深入思考之前,我们观察两个案例: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法国,以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

        以老龄人口系数超过14%作为标准,日本于199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同期的日本经济整整低迷了20年。更深层的问题:工资水平多年停滞与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担忧叠加,使人们结婚和生育的时间都被推迟——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劳动力缺口扩大。法国1950年进入老龄化。与日本不同,他们采用更为激进的政策:通过引入熟练技术移民来填补基础性工作,从而释放本地劳动力;同时鼓励生育,甚至通过契约式同居制度使婚外生育合法化。现在法国是欧元区“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但是,受限于昂贵的劳动力和陈旧的生产设施,该国经济依然不振。

        反观将于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的中国,我们的劳动力短缺会有多严重?联合国预计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会减少6700万适龄劳动人口——而这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

        作为应对手段,无论是盼望已久的“单独二胎”还是争议不断的延迟退休政策,都不具备足够说服力。二胎政策在未来三年可为中国增加一两百万新生儿,但是他们20年后才能加入劳动力大军,那时我们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虽可弥补总数上的缺口,但是老年劳动者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未来还会保有多大的劳动效率?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其它有趣的选择:有经济学家建言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此外爱丁堡大学两位学者指出女性劳动力的回归;此外还有外来移民的引进。

        有文章指出“安倍经济学”唯一缺失的一环是移民政策改革。但是个人认为日本更倾向一种潜藏的“技术宅”逻辑:面对劳动力短缺,政府一方面反对移民进入、让女性困于家务;另一方面却近乎疯狂地发展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

        作为对比,中国在引进移民和女性劳动力回归方面潜力都不大。我们的女性劳动人口参与率为74%,已居世界前列。作为对比,日本最高点只有63%。然而,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我们看到一些发展:最近《China Daily》报道上海有意在2020年成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研发和制造的中心;在更前沿的领域,有报道称一家名为Delta、富有野心的台湾公司开始制造一种廉价的工业机器人来立刻替换电子业制造车间里的工人。

        这些大胆想法背后有各方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在统一的认识上,我们则要强调老龄化带来的最深层的危机——创新力的丧失。有多位经济学家已经公开指出这一点。这方面日本做得不差。你手中的那部手机就包含大量的日本专利。低迷了20多年,但是日本在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智能手机等创新领域却不落后。法国则以退为进,提出了“银发经济”发展策略:用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一方面促进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为创新寻找需求,可谓一石二鸟。

        柏拉图说过“需要是发明之母”。我们进入“银发时代”以后的竞争力在哪里,需求在哪里,能够催生出什么样的创新领域和创新者?这是我们所有人,包括后续政策制定者、年轻的创业者群体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作者:章劢闻,《财富》(中文版)执行主编

最新文章: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