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海外探险的目标从上世纪80年代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后来的资源和市场,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人才争夺。
最近美国不少媒体报道了加州西部的一个实验室——它地处旧金山南部一小时车程的小城库比蒂诺,离苹果总部不远,距离Google山景城总部也只有6英里。按常理,任何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在硅谷或是西雅图建立自己的研究所都不能算是新闻。不过这次引起关注的主角是百度——唯一可以在特定地域和语言领域压倒美国宠儿Google的搜索公司,而且它来自中国。和深入到研究院采访的《连线》杂志一样,我们也对百度的计划充满好奇:研究院要招募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一幢砖墙建筑,靠近一条不大的商业街,大楼里有一面加州州旗,以及用硬纸板剪成的星球大战机器人R2-D2和来不及收拾的圣诞节装饰——这是《连线》记者采访时对研究院的描述。其实,百度早在一年前就在这里开设了办公室,而最近则是借此地开始进入“深度学习”的研究。“深度学习”是让计算机可以模仿人脑的思考方式,赋予机器非常初级的自我学习能力,这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挑战之一。
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Google神秘的X实验室最近用16,000个计算机处理器建造了一个包含10亿个节点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去观看1000万随机选择的YouTube视频截图,结果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在没有人工干预的前提下,这部机器开始在2万个物体的照片中识别出包含“猫”的图片。这一切看似有些荒诞,因为即便是半岁大的孩子都认识人类的宠物。不过也正是借助这种“深度学习”和看似不值一提的机器智能,很多IT巨擘开始大面积创新:微软研究人员此前借同类技术将语音识别的错误率降低了30%;苹果在Siri中运用了深度学习技术;而Google在语音识别系统之外的街景功能中也利用了该技术。这也解释了为何百度要不遗余力地加入进来,因为深度学习的下一个突破很有可能在其搜索的核心体验。
不过,在该领域取得颠覆性成果的纽约大学教授Yann LeCun则有不同看法,他并不认为该技术在近期会被再次突破,相反他认为百度意在吸引顶尖人才。这一点与《连线》的采访暗合。“在硅谷,你可以接触到顶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而Google正在享受这样的优势。”这是百度当地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言下之意:百度如果要和谷歌竞争就必须进入它的“后院”,让那些有创造力的工程师来探索各种未来领域,包括Google X实验室正在做的那些疯狂的事情。
如果跳出百度所在的高科技行业,中国公司近年来海外探险的手段和目标都在升级,从上世纪80年代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后来的资源和市场,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人才争夺。笔者曾经和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聊起上个世纪80年代海尔去德国的那段历史,她指出那时找家族企业利勃海尔合作,不仅在意对方的图纸、设备、和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学习对方背后那强大的生产能力。随后,在对华为和中兴的采访中,我们体会到了两家中国公司如何利用电信网络升级、而行业领头公司懈怠的时间差打入海外市场。到今天,收购成了新一轮的核心词汇,在和国内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高管的晚餐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这家公司在收购德国同行前曾故意在对方不远处设厂,然后就是一轮接一轮地公开招聘、培训、建立业务流程,逼迫这家特立独行的德国公司低头认真面对打到“家门口”的中国公司,并最终接受收购。
与这些相比,百度的目标是最有挑战的,因为顶尖人才是一家有跨国野心的公司最终极的门槛。如果有人想不通这背后的原因,就回去看一段历史:18年前微软进入中关村,成立了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同时高调宣称要在中国最高学府所在地招募中国最顶尖的人才;随后,我们就听说微软要用年薪70万元招募求伯君,当时中国有一大半人学习过他的字处理软件。而也正是这一年,求伯君的珠海金山只剩下了一二十人仍在坚守。当然,最后这位中国的软件第一人没有接受微软的橄榄枝,相反把金山公司继续做大,一直到今天还在为我们提供微软Office软件的“免费”替代品。更有趣的是:去年,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之一的张宏江博士反过来加入了金山,作为CEO开始领导这家在围剿中存活下来的中国软件企业。
这背后的道理:人才的争夺最终在于理想的争夺。而有理想的、优秀的人聚集多了,就会吸引更多正确的人,同时让错误的人自动下课——在某些管理学大师看来,这是大公司避免倒下的必经之路。而在本土呼唤“狼性”回归的百度,到海外选择这样一个有理想的前沿领域去吸引最有理想的美国科学家显然是合理之举。不过同时我们也要看看Google在做什么:他们刚刚雇佣了Geoffrey Hinton,他被称为是深度学习的“教父”;加上现在Google担任工程总监的著名未来学家、发明家、创业家及作家Ray Kurzweil,这两位深有感召力的“40后”聚首Google不是偶然,他们将比百度的加州大院对美国优秀年轻人有更强的吸引力。IT领域的竞争一大半靠人才的垄断,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