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位美艳的电视女主持组织乡亲们聚会,在北京的某深巷小馆里见过了马云先生在中国黄页创业时的几个核心的伙伴。自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以后没再接触过他身边的人。这次到杭州拜访阿里新总部,进入了这家员工平均年龄26岁、集活力和经验于一体的公司,发现马云边上的人一如既往的年轻、精明和能言善辩。不过这些人今天不用在马云的公寓里打拼,新的园区宽敞舒适。而他们掌管的阿里巴巴网站今天已经是上市公司——就是马云挂在嘴边七个孩子中最大,最先出嫁的一个。
回北京的飞机上梳理了一下此行趣事见闻,觉得应该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巧的是最近几个采访对象中有该行业上下游中的巨型厂商,顺便横向联系一下,让话题不再囿于一个人和一家公司。不过文章总体上不过是印象和随笔,除了事实和直接引语,还有未经验证的数字,间接引语,传言,第三方的评价以及转载的图片等等。让我们把意见和质疑留到评论里面。毕竟网文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充分互动。无论好恶,成功的公司都值得我们尊重,而了解他们要先走近这些公司建造者。
新园区和杭州主城区隔江相望,靠近中国最富的县—“萧山”。园区到市中心大概也就是建国门到天安门广场的距离,不过对于崇尚精致生活的本地人来说这已经超出了日常通勤的极限。所以园区附近人烟稀少,地价比起周边不算高,连个像样的咖啡馆都没有;空旷的大道上没有的士,只有靠三蹦儿行路。而一到阿里的园区就像是找到了沙漠中的绿洲,进入基地以后餐厅、咖啡馆等一应俱全。
这个具备现代感和丰富色彩的高科技总部给人的第一印象犹如一座大学城,员工大多学生打扮,餐厅宽敞明亮,一共有两个餐饮承包商,从而产生竞争,使园内饮食价格得到控制且质量提高。一楼拐角正在搞员工活动,很多人拿出了自己的手艺,展示了自制糕饼,路过的可以品尝,而创造者则有掩饰不住的成就感。
阿里巴巴基地实景(转载自互联网)
基地的创意路牌(转载自互联网)
目前该总部可以容纳万人,据说目前入驻7000人左右,和到过的同等规模的公司(比如福州的网龙公司)相比,这里更显宽敞和随和。园区内的员工都是同学相称,而CEO卫哲则似乎被叫做D哥(不知是否来自卫的英文名“David”。)工作大厅的顶部和外墙还略显粗糙和简单,但和Facebook加州新总部一样,留出了很大的设计空间。无论是内部称呼,设计风格,平均年龄、人数,知识构成,所处城市环境,阿里和同在香港上市的网龙公司都有几分相似,不过这家声称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司和网游公司的差别稍后很快就将浮现,而这其中的差别如此之鲜明,以至于我们很快体会到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文化和未来。
马云的足迹遍布了全球互联网存在和发达的地区,他是一个不错的老师,也是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在总部的设计上都有所反映:总部的实时监控室,让人想起了Google总部的那个地球仪,据说全世界任何地区有人发起一次搜索,这个加州山景城的球体上相对应位置都会闪光,而阿里的这个大屏幕上,也有一张地图,任何一次交易,都会显示在覆盖了整面墙体的巨型屏幕上。而频繁闪动的用户交易成为了这家网络公司不错的炫耀资本。
阿里总部大楼的实时监控展示屏幕(转载自互联网)
走出监控室的过道里张贴者众多国家领导人访问公司时的照片。此前,关于这方面有很多传言,关于一个国家,一家公司和几个人的理想。传言或真或假,不过背后一定离不开阿里的商业目标,就是为中国数千万的中小企业服务,而这其中很多就是中国沿海的进出口企业,这其中又有很多是家庭式的作坊,这些以人力为主的制造商为地球另一面的富裕国家生产从汽车零部件、篮球队队服和圣诞灯等产品。
D哥的办公室在一个宽敞的角落,是一个巨大的Corner Room。后面的见闻将说明,眼前的这家由年轻的程序员和销售组成的公司究竟和腾讯、网龙等高科技公司不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