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的矫情
谢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很多,光在《世说新语》里就有40条记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关于他在淝水之站胜利后的表现: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关于这个故事,《世说新语》只写了这么多,《晋书·谢安传》补充说: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在打赢了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后,谢安的心情其实是相当激动的,可他偏偏强加掩饰。史书以“矫情”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
谢安的矫情不始自他掌权之后。《世说新语》里还记载了一个他早年在东山隐居的故事: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从已有资料看,谢安喜欢故作镇静可能源于他少时的清谈训练。魏晋时期,士人尚清谈,以老庄思想为主要内容,用华丽的词藻,讨论一些玄之又玄的大道理。谢安年少时就能做长篇大论,娓娓道来,有条有理,很快成长为名士领袖。这些玄言对于国计民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或许让谢安喜欢深刻地思考,不易被眼前一时的乱象所触动。
事实证明,谢安的矫情帮助东晋打败了前秦。淝水之战前,前秦连年进攻,东晋胜少败多,连续丧师失地,军力的孱弱暴露无遗。谢安缺乏军事才能,在这段时期基本都在被动应对,毫无扭转局面的办法。但谢安比别人更沉得住气。《晋书》里说:
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对于军事上的失利,他表现得毫不在意,仅仅致力于保持内部的团结稳定。
淝水之战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过程却乏善可陈。获胜的东晋一方基本没有表现出卓越的战术能力。《谢安传》记载,开战后,手下向谢安问计。谢安只回答:“已别有旨”。后来证明,朝廷什么旨也没有,谢安纯属忽悠。《谢安传》对于他在淝水之战中的表现,仅此而已。这说明在战役层面,谢安没有实际贡献。事实是,前秦军队调度出现了失误,自乱阵脚,晋军趁机发动攻势,一下把秦军被冲垮了。
既然前秦的惨败不是因为对手太高明,那就是因为它自己的出了问题。苻坚只是粗定北方,没有巩固好政权,内部人心不齐,野心家很多,贸然举全国之兵发动统一战争,自然面临极大的风险。一点点的意外都可能造成系统性的灾难。淝水的惨败,起因就是苻坚下令军队稍作后撤。他本想引诱晋军渡水,待其一半人马过河后,再以骑兵发动攻击。但这道命令的执行现了严重偏差,后撤居然变成了无法遏止的溃退,晋军得以从容渡河,大获全胜。战败后,前秦四分五裂,苻坚本人也死于叛将之手。
与不折腾的谢安相比,苻坚就是瞎折腾,最后把自己折腾死了。
虽然谢安不是直接带兵作战的将领,但打赢淝水之战的功劳确实可以记在他头上。面对压力和危局,谢安的“矫情镇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不管对手怎样强大,首先要保持内部稳定,自已不能乱,然后可以静等对手出事,一举击破之。
这对于今天这个乱象丛生的世界仍然借鉴意义。不管外部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国家强大的目标不应该变,改善民生的初衷不应该变。从前被证明有效的策略,还应当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碰到一点压力就要改弦更张,今天创新,明天改革,一旦弄到了舆情汹涌,人心惶惶的地步,恐怕等不到敌对势力出手,自己先陷到危机里去了。谢安苻坚虽远,其事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