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怎样一部书?
东山豹蔚2010-05-07
《周易》从本质上说,是一部有关占卜的书,分为《经》、《传》两部分。《经》是占问之辞的汇总。从经文中可以看出,古人无事不占。经文中的“贞”即占问之义。比如“安贞”、 “妇贞”、“丈人贞”,就分别指占问平安、妇人和老人。哪次占问灵验了,古人就把它纪录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部有系统的著作。《经》的文字确实难懂,但未必深奥,通常是在说发生了什么现象是否吉利,做什么事有无祸咎。但《传》可就不一样了。《传》包括《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十篇,又称“十翼”,是战国时至汉朝期间人的解《经》之作。初读《易传》,感觉通篇都是玄妙的大道理。
以第一卦《乾》为说。经文的卦辞只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元的意思第一,首要;亨为通顺,利指有利,贞的意思是占问。这句是说,《乾》卦是最顺的一卦,利于占问。这四个字在《经》文里很普通,四字连用也并非《乾》所独有,在第三卦《屯》、十七卦《随》、十九卦《临》、二十五卦《无妄》、四十九卦《革》中,都有 “元亨利贞”四字,意思也完全一样。但后人认为,《乾》是《易经》首卦,意义非同小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文言》就针对这四个字,演绎出一大段说辞: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 “乾,元、亨、利、贞。”
可见,《文言》作者所理解的元亨利贞与《经》文中的本义有很大区别。这和《诗序》解《诗经》有一定可比性。孔子说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说的是快乐和悲哀都不过度。但东汉人卫宏所作的《诗序》云:“……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显然,卫宏提取出了孔子所说的乐、淫、哀、伤四字,拼凑成了一段不知所云的序文。
再看《彖辞》对《乾》卦的解释: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乾》卦的卦辞与爻辞中,看不出《乾》卦有《彖》、《象》和《文言》所讲的那些意义。所以说,《经》、《传》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传》将原本用来算命的《经》思想化、政治化了。《经》、《传》后来一并成为经典,实际上,后人阐发最多的,也是《传》的这一部分。而且,所有人似乎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认为《传》就是对《经》的准确解读。
《周易》在今天的意义何在呢?有人声称,《周易》里面有经天纬地的大道理,能预测未来,预知股票走势,甚至能用它搞企业管理。这些尽是欺世盗名的妄说。今天正有不少人借《周易》故弄玄虚,蒙骗一般的读者。《周易》不是科学理论,扯上《周易》的科学一定是伪科学。上个世纪30年代,刘子华根据《易经》推断,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他的八卦宇宙论是不折不扣的伪学。方舟子曾著文批驳,被刘子华家属告上法院,结果居然是方舟子败诉,看来法官的脑子真的进水了。
但作为儒家典籍、五经之首,流传了两千多年,《周易》在思想、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对它有足够的尊重。后人说《易》,大致可分为数、理两派。“数”就是以数字附会卦象,进行推衍,以此解释历史、预测未来。“理”指的是讲解、阐发《易经》的大道理。易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对文化的影响也很大,在中国的书籍里总能找到它的影子。屯、蹇常用来形容世事的艰难,剥、复指的是世道的轮转,否、泰代表时运的好坏。数理太深奥了,除了搞研究修身和唬人骗钱,于今没有其他实用价值。但《周易》中富有哲理的文字仍然值得学习和流传。
先朝蒋公讳中正,字介石,显系出自《易经》第十六卦《豫》之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和《象》辞: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意即如坚石一般保持行为的中正。
明末大儒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鼓吹民主政治。《明夷》是《易经》第三十六卦,是利于占问艰难之事的一卦。其《彖》辞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其《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明入地中”,象征明朝灭亡,神州陆沉。在艰难时刻,君子应该矢志不渝,行韬晦之略,以待圣人降临。这便是《明夷待访录》书名的由来。
苏轼《卜算子》有句云: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写的是鸿雁。但鸿雁非树栖鸟类,脚上有蹼,不能伸缩,做不出“拣寒枝”的动作。但要凭这个嘲笑苏大学士缺乏自然常识,他老人家一定不服气。因为《易经》第五十三卦《渐》的**爻辞明写着:鸿渐于木。许人家的鸿雁上树,不许我的鸿雁拣枝么?只要有典可据,这么写也就不能算错。毕竟,这只是一首词,不是学术论文。
说了半天, “周易” 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朱熹《周易本义》:“周,代名也,《易》,书名也。”朱熹认为,“周”即“周朝”。这个观点应该是正确的。周振甫云:《左传·宣公二年》载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 “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韩宣子)把《易象》(即卦爻辞)和《鲁春秋》都称为“周礼”,这个周当然是朝代名,所以《周易》之周是朝代名。
《周易》成书年代也确实是在周朝。 第三十卦《晋》:康侯用锡马蕃庶。康侯,是周武王的弟弟。所以,《周易》肯定是在西周建国以后才出现的。
朱熹称《易》是书名,语焉不详。这个“易”指的占问方法。《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是别卦皆六十四。王弼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郑玄认为连山和归藏是夏、商的占法,周易是指周朝的占法。
卦象是通过划分蓍草的茎得出的,这一程叫做筮占。 划分蓍草,又称为揲(音舌she1)蓍,方法极为复杂,大略是:筮占者手持49根蓍草,要经过三变,每变七演,才能得出一爻。得出结果共有四种:24、28、32、36,分别是6、7、8、9的倍数,其中6、8定为阴爻, 7、9定阳爻,将这过程重复六次,共计十八变,才能得出一卦。所以《系辞》里说“十有八变而成卦”。7、8又被称为不变的少阴、少阳,算卦的时候不看,而6、9是可变的老阴、老阳,称为变爻,非常重要。算卦时要找这一卦的变爻,再与其他卦做比较来定吉凶。所以我们看到,在《周易》卦辞中,凡阳爻都称为九,阴爻都称为六,因为算卦的时候,是只看变爻的。
前人考证,以上这个筮占的方法就是“周易”。现在,常把《易经》译成“Book of Changes”,看来是错误的。这里的“易”指的是筮问的方法。
以第一卦《乾》为说。经文的卦辞只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元的意思第一,首要;亨为通顺,利指有利,贞的意思是占问。这句是说,《乾》卦是最顺的一卦,利于占问。这四个字在《经》文里很普通,四字连用也并非《乾》所独有,在第三卦《屯》、十七卦《随》、十九卦《临》、二十五卦《无妄》、四十九卦《革》中,都有 “元亨利贞”四字,意思也完全一样。但后人认为,《乾》是《易经》首卦,意义非同小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文言》就针对这四个字,演绎出一大段说辞: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 “乾,元、亨、利、贞。”
可见,《文言》作者所理解的元亨利贞与《经》文中的本义有很大区别。这和《诗序》解《诗经》有一定可比性。孔子说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说的是快乐和悲哀都不过度。但东汉人卫宏所作的《诗序》云:“……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显然,卫宏提取出了孔子所说的乐、淫、哀、伤四字,拼凑成了一段不知所云的序文。
再看《彖辞》对《乾》卦的解释: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乾》卦的卦辞与爻辞中,看不出《乾》卦有《彖》、《象》和《文言》所讲的那些意义。所以说,《经》、《传》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传》将原本用来算命的《经》思想化、政治化了。《经》、《传》后来一并成为经典,实际上,后人阐发最多的,也是《传》的这一部分。而且,所有人似乎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认为《传》就是对《经》的准确解读。
《周易》在今天的意义何在呢?有人声称,《周易》里面有经天纬地的大道理,能预测未来,预知股票走势,甚至能用它搞企业管理。这些尽是欺世盗名的妄说。今天正有不少人借《周易》故弄玄虚,蒙骗一般的读者。《周易》不是科学理论,扯上《周易》的科学一定是伪科学。上个世纪30年代,刘子华根据《易经》推断,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他的八卦宇宙论是不折不扣的伪学。方舟子曾著文批驳,被刘子华家属告上法院,结果居然是方舟子败诉,看来法官的脑子真的进水了。
但作为儒家典籍、五经之首,流传了两千多年,《周易》在思想、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对它有足够的尊重。后人说《易》,大致可分为数、理两派。“数”就是以数字附会卦象,进行推衍,以此解释历史、预测未来。“理”指的是讲解、阐发《易经》的大道理。易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对文化的影响也很大,在中国的书籍里总能找到它的影子。屯、蹇常用来形容世事的艰难,剥、复指的是世道的轮转,否、泰代表时运的好坏。数理太深奥了,除了搞研究修身和唬人骗钱,于今没有其他实用价值。但《周易》中富有哲理的文字仍然值得学习和流传。
先朝蒋公讳中正,字介石,显系出自《易经》第十六卦《豫》之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和《象》辞: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意即如坚石一般保持行为的中正。
明末大儒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鼓吹民主政治。《明夷》是《易经》第三十六卦,是利于占问艰难之事的一卦。其《彖》辞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其《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明入地中”,象征明朝灭亡,神州陆沉。在艰难时刻,君子应该矢志不渝,行韬晦之略,以待圣人降临。这便是《明夷待访录》书名的由来。
苏轼《卜算子》有句云: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写的是鸿雁。但鸿雁非树栖鸟类,脚上有蹼,不能伸缩,做不出“拣寒枝”的动作。但要凭这个嘲笑苏大学士缺乏自然常识,他老人家一定不服气。因为《易经》第五十三卦《渐》的**爻辞明写着:鸿渐于木。许人家的鸿雁上树,不许我的鸿雁拣枝么?只要有典可据,这么写也就不能算错。毕竟,这只是一首词,不是学术论文。
说了半天, “周易” 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朱熹《周易本义》:“周,代名也,《易》,书名也。”朱熹认为,“周”即“周朝”。这个观点应该是正确的。周振甫云:《左传·宣公二年》载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 “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韩宣子)把《易象》(即卦爻辞)和《鲁春秋》都称为“周礼”,这个周当然是朝代名,所以《周易》之周是朝代名。
《周易》成书年代也确实是在周朝。 第三十卦《晋》:康侯用锡马蕃庶。康侯,是周武王的弟弟。所以,《周易》肯定是在西周建国以后才出现的。
朱熹称《易》是书名,语焉不详。这个“易”指的占问方法。《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是别卦皆六十四。王弼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郑玄认为连山和归藏是夏、商的占法,周易是指周朝的占法。
卦象是通过划分蓍草的茎得出的,这一程叫做筮占。 划分蓍草,又称为揲(音舌she1)蓍,方法极为复杂,大略是:筮占者手持49根蓍草,要经过三变,每变七演,才能得出一爻。得出结果共有四种:24、28、32、36,分别是6、7、8、9的倍数,其中6、8定为阴爻, 7、9定阳爻,将这过程重复六次,共计十八变,才能得出一卦。所以《系辞》里说“十有八变而成卦”。7、8又被称为不变的少阴、少阳,算卦的时候不看,而6、9是可变的老阴、老阳,称为变爻,非常重要。算卦时要找这一卦的变爻,再与其他卦做比较来定吉凶。所以我们看到,在《周易》卦辞中,凡阳爻都称为九,阴爻都称为六,因为算卦的时候,是只看变爻的。
前人考证,以上这个筮占的方法就是“周易”。现在,常把《易经》译成“Book of Changes”,看来是错误的。这里的“易”指的是筮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