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狂奔十夜情(九):续故阮遗踪
(慈昙寺的尼姑)
出了启定陵,我坐上Ty的摩的,开始北返。走了很长一段距离后,Ty突然说,要带我去一个很好的不收费的景点。我问他,还去不去嗣德陵了?他含糊地回答,嗣德陵很贵,这个不要钱。我还没有想清楚他这话的意思,他已经停车了。
我看到一座很僻静的寺庙,正门没写名字。门前没有游人,但是有两个本地的老太太,拼命向我兜售折扇和小工艺品,折扇开价5万盾。我没有理会她们,直接推门进寺。首先看见一个大圆水池。往里走,眼睛渐渐发绿,原来这里的草木生长得特别旺盛。大树枝叶繁茂,站在下面很凉爽。大部分僧舍都被草木包围,整个环境碧绿清幽,再加上游客很少(实际上就我一个),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通过寺里的碑文可以得知,这座寺庙叫慈孝寺(Chua Tu Hieu),建于19世纪40年代,嗣德年间进行过扩建,从前是僧人讲习佛经的场所,兼作王宫太监的墓地。现在是仍是僧人的修道院。
(慈孝寺内景)
我在这里休息了不短的时间,感觉口渴,水又喝完了,便叫住寺里的一个小和尚,问他哪里可以打水。和尚非常好心,亲自到水房里给我的水壶打满。越南天气热,经常口渴,活动量大了,就得不停地买瓶装水喝。如果想喝免费的,最好的办法向寺庙和尚要。出家人慈悲为怀,一定会帮助你的。当然,这么做只是好玩,省不下太多钱。
难道只有出家,才能摆脱一切烦恼?看来是的。只要社会在发展,就肯定会产生差异。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更多新的问题。所以,多数人注定只能在辛苦中求生活,也许只有到了苦海梦断之时,才会大彻大悟吧。
他连声感谢。我偏偏当时没有零钱,给了他22万盾,请他找钱。谁知道这家伙拿了钱以后,变得犹犹豫豫起来,看来是又动了什么心眼。我感到不妙,赶紧说,你应该找我10万盾!他看见我态度明确,这才把钱又找给了我。接着,他掏出小本子,请我留言。由于游览不算顺畅,我没有直接写他的好话,只说打摩的能提高观光效率,散帮游客可以考虑。最后,他满脸堆笑和我握手告别。而我也带着终于摆脱他的轻松心情,径直向王城走去。
(太和殿)
顺化王城(Citadel),又称大内(Dai Noi),始建于1802年,也就是阮朝开国的那一年,距今已经有200年 的历史了。王城在形制上模仿北京的紫禁城,只是规模小很多,因而有人说它不过是山寨版的故宫,不值得一看。我觉得,其他国家的游客产生这种想法情有可原, 中国人不应该这么认为。先民的理想,向来是“覃声教于四海,同文轨于万方”,要把中国的诗书礼乐传播到世界的尽头。如今,在这八千里外的交南之地,出现了 一个狂热的中华文明的仿效者,我们更应该用欣赏而不是鄙视的眼光来看待它。
饱经沧桑是王城给人的第一印象。虽说年代不是特别久远,但可能因为气候过于潮湿或者石料特殊,大部分原本用灰砖砌成的城墙已经被风雨渲染成了黑色,深沉得让人感到有些忧郁。想到它确实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还真不免为它感伤。顺化战役之前,王宫仍然保持完好。可是在1968年2月,这里成了越共与美军的战场。狂轰滥炸过后,越共士兵基本死光,战斗以美军大获全胜告终,但对于整个战局没有什么影响。最大的不幸是,一座古城被摧毁了。现在王城里的建筑都是重建的。
王城坐落在香江北侧,整座城并非笔直的坐北 朝南方向,而是略偏东南。王城有四个门,正门被称作午门(Ngo Mon),后面的门叫和平门,左右两则分别叫显仁门、彰德门。和紫禁城一样,王城也有一条中轴线,午门和最重要的建筑都坐落在中轴线,两边的建筑本应该称呈现对称的布局。但王宫东侧基本没有什么遗存,只是一大片绿草坪,看着空荡荡的。目前中轴线只有一座后建的太和殿, 虽然远不及北京的太和殿雄伟,顺化的太和殿面积也很大,里面全是红色描金的盘龙柱,以显示统治者的威严。
(世祖庙,近处的是高鼎)
很多游客对王城失望的最主要原因是,进了午门,参观过午门的城楼和太和殿,再往里走,竟然再看不到什么古迹了。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纳闷:就这么点东西吗?原来,王陵的修复重建是从西向东进行的,由于缺乏熟悉传统建筑的工匠,工程进展缓慢。太和殿的后面目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但往西边走,东西就不少了。既有遭轰炸后遗 留的残垣断壁,还有已经得到重建和修复的楼阁。最初的王城有法国人参与建设,因而也带有一些法国风格。比如,整个城都被建了一座沃班式(Vauban)的城堡。何为沃班式?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到那儿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风格。王城里还有一座法式洋楼,是供王太后居住的。
这里最主要的建筑是阮朝的太庙。我有点意外,按中国左祖右社的礼制,太庙应该建于东侧才对,不知道为什么弄反。太庙又叫世祖庙,本是祭祀阮朝建立者嘉隆的场所。但现在主要摆了历代阮王的画像或照片,以及他们用过的一些器物。在阮朝国王中,只有明命还称得上英俊,其他人的长相都挺砢碜的。
在世祖庙前的庭院里,摆着中国人听说过、但从没见过的东西——九鼎(cuu dinh)。 九鼎这个概念源自中国,《左传·襄公三年》记载王孙满答楚庄王:夏后禹收九州贡金,铸成九鼎。夏阮九鼎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权力的象征和祭祀的礼器,但也有很大不同。一是寓意不同。夏鼎代表九州,阮朝没有九州。阮鼎铸于明命时期,是用来纪念明命的九位祖先的。中间最大的鼎叫高鼎,献给他的父亲嘉隆(世祖高皇帝),另外八鼎 也取名自南阮时期八位君主的谥号,都是明命的直系祖先。另一个是鼎身的图案不同。据《左传》,夏鼎上面刻着妖魔鬼怪,螭魅罔两,以使人民辨别神奸;阮鼎上除了有鼎的名称,只有一些普通的草木、鸟兽和山川的图案和名字。我觉得阮朝的九鼎特别适合用作儿童认知世界的启蒙读物,只是这些读物制作成本高了点。九鼎以铜制作,体积庞大,每个重量在四千斤上下,能完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有一个鼎腿上明显有子弹划过的痕迹。
离开世祖庙,回到午门,再一次登上城楼,看着对面的广场。回想这一天的行程,给人的感觉是,寺庙兴旺,陵殿凄凉。以权力和财富营造的繁华,往往归于湮灭;而像佛法这样的精神慰藉,终能渡尽劫波,世代永续。我在城楼上徘徊,兴至诗来,漫成七律一首:
阮王宫接梵王宫,兴替时同废不同,廷诏有恩空感激,燃灯无语化穷通,萋萋草长红门外,袅袅香萦玉殿中,久立荒城独怊怅,青原何处是遗弓?(顺化怀古)
(战争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