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智能设备找对消费者需求了吗?
中国现在什么行业最热?在TechCrunch 2014北京大会上可以找到答案。除了Opera针对中国市场的新版产品欧朋浏览器10等这样的大事件外,在创业展厅转上一圈,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智能硬件“新玩意”。
从智能手环听风平安卫士、Fineck智能项链到智能家居、VOW智能耳机。更高科技的有Ghost智能空中机器人,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电动轮滑鞋ACTON小飞车与风火轮等,穿戴式虚拟现实技术蚁视也在中国落地。这些眼花缭乱的应用与生活的结合感觉熟悉又陌生。不禁让人提问,中国智能设备的春天已经来了吗?
参加会议的各位互联网大佬和创业者给出了答案。太火鸟是一家智能硬件孵化器,聚焦创新产品孵化,平台上有众多与智能设备相关的产品,曾获得真格基金领投的近200万美元投资。创始人雷海波透露,目前通过太火鸟主导众筹成功的项目有30个,单品销售额超100万人民币有1款。购买人群是极客,但消费者占60%。
“国内很多智能硬件都是工程师导向,是从技术上考虑,而不是从消费者需求方向考虑产品。”他指出智能硬件的研发的弊端,未来智能硬件的趋势应是“计师与工程师的结合”。
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对智能硬件的评价更加犀利,在他看来,“智能硬件去年还比较火,今年大家都比较理智了。运动手环目前看来不靠谱;虚拟头戴设备是一个小众产品;智能首饰可能只是想像出来的需求。”
出门问问创始创人兼CEO李志飞也称,目前智能硬件还并不成熟,只是通过蓝牙连接,达不到交互功能。但目前出门问问的Andriod Wear已与多家可穿戴设备厂商达成协议,使用其平台,可穿戴设备上的语音搜索会成为一种趋势。
搜狗CEO王小川认为,目前市场上还没出现一款真正的“智能”硬件,要改进用户体验,还需一段非常长的时间,市面上十分普遍的智能手环只能作为是数据收集器,并未为人们做出改善健康的建议。
综合而言,目前智能硬件的弊端主要集中在复制国外模式,难以与中国消费者需求结合,多数作为数据收集,难以达成改善健康的目的。然而,虽然智能硬件距离在中国落地仍有一段距离,但资本方与创业者仍对趋势看好,从投融资的热度可见一斑。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石博盟建议,在基本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起步的领域,如何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还值得细细斟酌。“对于我们的消费者,一定要定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要保证快速的响应。”
怎么在下一轮竞争当中仍然独占鳌头?他说,要重新设计营销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与消费者的互动。“我们的消费者是越来越聪明,更多的去了解消费者,从中看看我们未来的一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