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维权之难
最近,网上报道了一则福建泉州“生婴儿放保温箱,温度太高被活活烤死”的新闻,这件事引发了网络的议论。
事件大概是这样的:泉州一个出生仅仅12天的孩子死了,死在保温箱中,家属认为孩子是因为保温箱温度过高烤死的,但医院说孩子是感染致死的。泉州质检部门检测后称,保温箱符合标准,排除婴儿被保温箱烫死可能。
新生婴儿在保温箱内死亡,到底是医院所说的因感染所致,还是如家属所怀疑的因保温箱温度太高被烤死,福建泉州儿童医院这起事件,和其他很多事件一样,引起了大家对于真相的焦虑。
不管孩子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医院的说法都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就算孩子真是因为感染,那么医院也应该说明,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感染,为什么会出现感染,医院有没有采取过相关的治疗措施。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表示,组织由省市两级专家、卫生管理、纪检监察及临床、检验等人员所组成的调查组进驻泉州市儿童医院,封存相关病历和患儿使用过的恒温箱等,对该患儿的救治过程及相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但这种“特事特办”似乎更多是迫于媒体及舆论进入和压力之举。而普通患者日常的常规维权,是不太可能会获得这种专业人员如此之多的维权资源和途径帮助的。
在这样的医患纠纷中,责任的判定与公正的接近,都必须以真相的获得为前提。只有查明新生儿的死因,事件才能进入正常的依法处理轨道。然而,在死因认定上,医患双方之间原本就存在技术能力上的差距,患方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因此,只有建立在充分的技术知情基础上,优先保障患方家属的信息权利,才能防止医院利用技术优势搞暗箱操作。
我们知道,医疗纠纷因其极强的专业技术性以及基于行业特性和习惯的信息封闭,使患者的维权行动充满了困难,就算是患者请来专职律师,面对复杂的医疗纠纷也不一定能有把握。这就导致医患双方均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担忧:一方面医务人员如履薄冰地工作;另一方面患者提心吊胆地就诊,唯恐纠纷发生后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对这件事来说,因为普通人会有一种本能的判断,相比医院被冤枉的痛苦,患者维权的痛苦恐怕更深,更令人绝望。医院想要洗刷清白,拥有大量的资源,但势单力薄的患者想要维权,却太容易陷入绝境,往往无路可走。
在医疗维权的资源组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专业力量。从判断患者的死因,再到判断医方的诊治过程是否存在过失,没有医疗专业人士的介入帮助,患者根本不具备和医院博弈维权的力量。再完善的法律条规,如果缺少足够的执行者,法治的途径必然不会畅通。
但目前的状况是,中国当下大部分优质的医疗资源被垄断在公立医院,能够走出来并站到患方维权途径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判断医疗过失上,一方无比强大,一方却相当弱势,这种力量对比非常悬殊。
有鉴于此,医院经常是往往沉默不语,可沉默代表的并不是弱势,恰恰相反。而患者在大声疾呼,但这恰恰证明了患者的维权之路是多么难走,种种极端行为就是绝望的一种爆发。
百姓的维权,很多时候是一种资源的较量,没有维权的斗争与博弈,法律不会天然在结果上就彰显出公正与正义。要让人们愿意理性地维权和博弈,前提是得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机会赢得公正的结果。没有建立足够强大的这种信心,极端和暴力就容易出现。面对越来越多的这种尴尬,管理者准备如何修复百姓的这种信心?
因此,在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先进的今天,这起新生儿死亡事件的真相不应该这么扑朔迷离。如果相关方面固守在封闭化的调查处理,即便最终的结论符合事实,也可能会让百姓产生真相被刻意屏蔽的不良印象,让百姓对医院更加持不信任的态度。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不信任呢?笔者认为医患双方不能互相视为敌人,互相不信任。另外在呼吁医患双方相互给予尊重、耐心和理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重建双方的信息平衡。心理学认为,不信任感来自不熟悉。及时、详尽、专业的信息,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警惕心,让医患间的沟通更有效,是建立信任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医疗工作者始终把服务的心态摆在第一位,提高服务意识;另外要有仁心,要坚持职业操守。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要本着“病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从医疗工作这方面减少了医患双方产生矛盾纠纷的可能性,让医患双方重拾彼此间的信任,医患关系才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