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还能改变命运吗?
近日,有媒体发布了一份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多数公众积极评价近三年来教育公平改善的状况,但仍有26.7%的公众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缺乏信心,有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一说比例最少的是乌鲁木齐(17.5%),最多的是北京(37.2%);肯定“教育改变命运”之说群体最少的是北京(45.2%),最多的是贵阳(64.0%)。
在中国,很久以来,“教育改变命运”、“学而优则仕”几乎被看作为是一条真理,教育所关系到的甚至已不仅是个人的命运,而更被视作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础。之所以被如此看重,是因为教育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上升的空间和通道。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即便是底层的民众,也不是毫无机会,而同样有望依靠教育来改变命运,从而实现跨越阶层的流动。而当教育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可能,希望的存在,也让教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公平基石。从这个角度来看,命运的确与教育相关,良好的教育,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把握命运和机会。
教育有很多种,但在现在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能够改变命运”语境下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原来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可以获得一系列难得的稀缺资源,在就业市场中的教育精英往往成为稀缺人才。而随着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就业市场化,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原本附加在教育上的利益和福利被剥离了。过去的那些“好处”早已不存在了,大学生已经遍地都是。从成本上看,高昂的学费,数年的时间,不确定的未来;从收益上看,大学生就业难、薪酬低、收入有限。当教育不能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时候,教育改变人生命运的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
然而,我们身边的具体实例却显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有调查显示,学历越高,收入平均水平也就越高;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均收入是小学学历的3倍以上,是从未上过学人员的9倍。从这项调查来看,“教育改变命运”并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变质。
那为什么仍有超过两成的公众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呢?一方面,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教育改变命运的显著度下降、周期性加长。在人们焦虑心态和“短视”目光的裹挟下,教育很容易陷入功利化、短期化的误区,遮蔽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对人的身心素质长期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公共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失衡,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分配不均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削减了教育缩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
这就要求一方面,政府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大力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让繁华都市和偏远山区的人们,都能受到现代教育。另一方面,公众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多元的成功观,为教育“松绑减负”。教育只是社会流动的一种渠道,而并非全部。如果寄望于完全通过教育来实现命运的转变,其实只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承认教育在改变命运这件事上并不万能,才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并把握命运的重要认知。
虽然命运并不完全由教育改变,但是,公平的教育机会,仍然是人们能够把握自身命运的前提。然而,多少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基础教育的“择校”,还是大学毕业后的“择业”,教育的机会,已然难言公平。无力公平参与教育机会竞争的人们,对于“教育改变命运”不再信任,倒是并不意外了。而这恐怕才是超两成人不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背后的真问题。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不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而是现实告诉他们,很多时候,一些教育之外的因素在决定着他们的命运,是教育之外的因素决定了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如果一个人靠自己一两年都做不到的事,另一个人只需依靠关系就可能做到,那前者一定会对所谓的“教育改变命运”的说法感到怀疑,并进而感叹生存不易、社会不公。
所以,教育之外的因素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更多的会出现在人们对提升生活水平有更高需求时,也就是说,社会的不公平因素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这一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之后,继续提升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处于这一层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社会不公。
而如何减少社会不公平因素,推动社会公正,推动起点公平、发展公平,使更多的人能够凭借个人能力,通过接受更高的教育和再教育使个人生活获得提升,拓展中国底层社会成员向上流通的渠道,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实现“中国梦”的机会,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直面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说,教育本身并不会带来命运的改变,因为学历与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一些通过教育获得较高学历的人,也有可能因能力不行而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掉。所以,所谓的教育改变命运,应该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一定的技能,然后提高自身能力(包括工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从而立足于社会,并进而通过努力,使自己的命运获得较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