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搞好访问的艺术(五)

观化者(李全伟)2011-08-24

搞好访问的艺术(五)

重要采访可多次访问

  有一次,我在《财富》杂志看到美国一位记者采访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的文章,感到写得比较好。不久后,正好通用电气公司的全球公关总监来到北京和几位记者见面,我就当面问他:那篇写你们总裁的文章为什么写得那么好?这位总监正是当时负责安排记者采访的人。他介绍,《财富》杂志那位记者实际访问了公司三次,第一次先跟韦尔奇谈,准备写作一些什么内容,应该先采访哪些人;第二次,那位记者利用两天时间采访了第一次定的采访人,从外围多角度地了解了韦尔奇;第三次,才是记者跟韦尔奇的正式长时间的访问。正是这三次采访,最后写出了那篇出彩的报道。

  我了解到的许多记者,却缺乏这种多次访问的精神,只想一次访问成功。当然对于一些短文章可以这样,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重要报道就要学习美国那位同行的精神了。

访一人不如访多人

  这里说的访多人指的是同时访问,这适合于一些综合性的话题。同时对多人(一般为二三人)进行集中访问,可以充分调动采访对象的积极性,使访问达到较好效果,文章写出来也不是一家之言,可以实现多角度报道。

  像2001年,我写作“透视王志东出局”(新浪创办者)的文章时,就同时请来两位专家共同采访。在访问过程中,两位专家各自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有冲突也有补充,写出的文章也比较吸引读者。

  同时访问两人,我感到有三点好处:一是三方可以形成共鸣,往往比一对一的访问的效果要好;二是两位采访对象有一种“比”的情绪,都想把最好的想法讲出来;三是当一方谈话时,另一方会有时间再深入思考,可以谈出更深刻的内容,这也是一对一的采访不能做到的。

意味深长的停顿法

  在一个问题谈完后,每提下一个问题时,记者应该有所停顿。被采访对象有一种心理,当他谈完了,见你还没有提下一个问题,他会以为你对他的回答不大满意。于是,为了使你满意,他会继续滔滔不绝地向你讲述,尽量想把一切回答得完善。

重视辅助访问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也可以采取电话机、传真机、电子邮件完成访问工作,这虽然没有当面访问那样易于深入,但在对于一些新闻报道也有明显的作用。

  电话采访:具有突破空间限制、提高采访效益的优点。如果采访任务很急,采访对象不易当面访问,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电话采访跟传真、邮件还不同,可以实现即时访问,经过整理马上就可以完成采访。在现在强调新闻及时性的今天,电话采访的形式越来越被记者所采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从事社会新闻的记者而言。

  传真采访、邮件采访跟电话采访又有不同,它们可以访问到更多的内容,更可以准确体现采访对象的意图。现在,对于一些记者而言,越来越广泛使用电子邮件这种形式,要比传真采访来得更普遍。因为,电子邮件更清晰。另外,电脑的普及要大于传真机的普遍,一般记者的家中都有能够上网的电脑,但不太有传真机,记者可以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电子邮件的采访。

  有些记者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甚至实现跟美国当地企业的相关人员的采访。

记者应提高个人修养

  我听某报的一位记者朋友讲过,他2000年夏天去采访原海灜威总裁张树新时,上身穿着一件比较旧的圆领衫。当时张树新很欢迎该报的记者来采访,但当她一看到这样打扮的记者时,明显感到了失望。虽然那位记者是一位能力很强的记者,但由于不太注意仪表,使最初的访问气氛不够融洽。从这件事情说明,作为一名经常跟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访问的记者,一定要十分重视自己的个人修养,不光是仪表,还包括言谈举指,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要做内行。

  记者的个人修养还包括能够跟采访对象相互尊重,做到以诚相待,这样才能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顺利完成访问任务。当然,对于一些做社会性新闻的记者,他面对的可能是社会上一些恶人恶事,记者就需要灵活处置了。

  做记者越久,越体会到访问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一些名记者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采者,采集也;访者,询问也。依我看,七分访问三分采访,这么说并不过分。因为,一篇新闻报道中大部分内容应该是访问出来的。

  访问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访问有一些诀窍,但记者更应注意要提高个人修养,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灵活运用各种访问技巧,并能创造出更新的访问手段来。从这个程度上说,访问更是一门艺术。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