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访问的艺术(二)
搞好访问的艺术(二)
不打无准备之仗
新闻界一位老前辈说:访问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访问工作的一半。这是经验之谈。
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访问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认真调查之后(不是之前)进行的采访几乎总是更有成果。
任何一个记者都有过访问失败的经历,有新闻工作者把失败的访问归为三个原因:事前没有采访计划、资料准备不充分和采访时机不对。其中两个原因都是准备不充分造成的,可见访问前的充分准备很重要。
我记得一个例子,是在参加这次学习时,一位老师讲到一个例子,曾有一位记者去采访老作家叶圣陶。显然他事前毫无准备,知识面又窄,一见面他问:“你是哪里人?”“多大年纪?”八旬老人很烦躁,又感到悲哀。这些情况,你翻一翻叶圣陶随便哪一本著作,都能找到答案,可惜他根本没翻过。
事先毫不准备,对采访对象的情况漆黑一团,就会出现大煞风景的情景。我在刚从事新闻工作时,确实不太注意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往往只是想到一个新闻线索,再想到采访谁,然后简单拟一个采访提纲就出发了。采访一次就出一篇文章。应该说,对于一般性的采访、临时性的采访,采用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只是应该注意要找准被采访人,之前要经过较为充分的思考,注意提问的质量,也可以达到采访的目的。
但对一些重要话题、重点人物的采访运用这种方式就不行了,肯定写不出太好的文章。记得1998年初,我在采访联想集团柳传志时,由于我之前对联想有一定了解就没有经过太深入的准备工作,只是发出采访提纲一次采访完成。虽然报道出来后还算可以,但我通过当时的采访感到报道并不充分。许多新情况只是在采访当时被提到,而自己事先并没有掌握到;而对柳传志回答问题的风格也只是在采访中段才熟练把握。我想如果再采访一次,就会更加针对性,文章也会更精彩。
访问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名记者田流曾说过:第一件准备工作,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有关政策闹清楚,也可以叫做“政策准备”。这是经过多年实践,从很多失败中的教训。政策思想不明确,就缺少分析具体事物的能力;第二个准备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全局做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三个准备是情况、资料的准备;第四个准备,也可以说是进入采访前夕的“临战”准备。
收集资料――准备的开始
一次采访从哪里开始?从准备开始;准备一般是从收集有关资料开始。
贯穿采访全过程的是什么工作?是资料工作。采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研究资料、保存资料,就是这样贯穿下来的。
资料到底有什么作用?第一, 资料帮助我们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发现新闻;第二, 增加新闻“厚度”,增加新闻的可读性;第三,资料可以成为突出新闻主题的画龙点睛之笔。
资料的重要性,并不只是以上所说的三点。每次采访,对记者来说,都是上一次课。采访对象是记者的老师,资料,就是记者自编自学的教科书。
现在许多记者喜欢上网搜集资料,我也喜欢这种方式也很重视这种方式。由于我们几乎全部是对企业的采访,而网络可以提供被采访企业的相关资料,包括企业介绍、以前记者的采访等,内容很丰富,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了解该企业的情况,从中挖掘出采访线索,可以说,我现在的许多采访提纲是通过网上资料提练出来的。
除此之外,记者应重视三项资料的搜集工作,一是把以前采访过的企业资料全部整理好,备以今后查看;二是尽量跟一些企业索要内刊和年终总结材料,如果是记者以前采访过的企业,彼此建立了信任的关系,索要这些资料一般都可以做到。三是经常登录相关企业的网站,了解企业的一些最近动向,可以在第一时间写出新闻报道来。去年下半年,我从用友公司的网站上发现它们刊出了软件项目实施咨询师的召生广告,联想到用友准备办大学、准备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感到这里面有新闻,马上跟它们的相关人员进行联系。最后我到了它们在廊坊大学城的培训基地,通过对培训老师和学员进行采访,率先写出了《用友量身造金领》的报道。
访问企业必须搞清4个问题
在采访企业时,事前都要有采访提纲,有些记者尤其是新人可能只想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但忽略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了解,也会使采访不到位。
在访问前,记者应该明白4个问题,便于记者全面把握采访:
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在整体经营中的比例是多少?(知道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
该企业的营业额有多大?(知道这个企业的规模)
在市场上,其竞争对手有哪些?市场排名和市场份额是多少?(知道这个企业的份量)
与上一年相比,该企业的业绩增长情况?(知道这个企业的经营状态和相关数据)
访问之前,准备的多充分也不过分。了解了企业这些问题,记者的问题才会更有针对性、更具体。我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就曾有过了解情况不充分的教训。通用汽车公司(GM)和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两个不同的公司,国内有些报刊易把它们弄混,都简称为通用公司,其实这么简称是不准确的。记得那时刚出道,也没有利用网络的习惯,第一次采访GE时,当时以为是GM,就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问你们的一年汽车产值是多少?当然GE根本就没有汽车业务,我这么一问,采访对象就笑了。糟糕的准备导致采访的失败,这给我很深的教训,以后在采访企业中,一定要事前多了解各种情况,建立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的访问才是成功的。
提纲针对些再针对些
有些记者在访问前都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其好处很明显,可以集中问题,访问不易发散,但应该注意提纲不要问一些大而化之的问题,一定要在列提纲时就想好最后准备写成一个什么报道,根据这个报道再列提纲。提纲的问题不妨内容多一些。这也是许多记者的经验之谈。
像一些新记者爱问这样的问题(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你个人如何管理公司?什么样的经营是成功的?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很重要,但采访对象往往不好回答,因为都不是简单的问题,问题太大,有些问题还是最普通的问题。这样的采访提纲就不够具有针对性,采访的难度就会增大。
什么才是有针对性的采访提纲,关键还是要事先做好准备,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最好事前明确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这样在列采访提纲时就会想出一些有利于今后写作的问题来。比如前面那样的问题,完全可以换种方式:下一阶段,你们公司的经营目标是什么,会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有人说,经营者管理公司的风格有两种,一种比较强势,一种比较温和,你认为你属于哪一种?这样的问题采访对象肯定好回答,访问完后,记者也易写出好报道来。
想明白了再去访问
记者在访问前一定要想清楚,被采访单位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这个问题是每个记者都应该去考虑的。比如你去约一个软件公司程序员采访,他可能会希望通过采访推销他的产品,他接受采访也有他的目的,没有目的不会浪费时间。你去采访你有你的目的,不是要帮他做推销,你是带着编辑部的目的去的,并且想要写出好的文章。
被采访对象想要宣传的,和你想要采访的,只会有一部分重合,有一部分肯定会矛盾。比如被采访者想要告诉你的是这个技术多么先进,开发有多么困难等,这些可能和你的要求是相符的。而你想要了解的他“走麦城”的事情,以及内部矛盾、真实数字等,是他不愿意说的。这时怎样把采访进行下去,难度一点也不亚于把文章写好。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被对方牵着走,最后得到的资料就没多大价值,又没有办法。只能在他说的那些里面选择一个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来写,肯定是个失败的文章,没有人愿意看。
怎么处理呢?首先事先你要想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要先在网上查一下原来采访过他的人写的所有记录和内容,分析一下以前的采访达到那种程度,还有什么有潜在价值的没有被挖掘,有没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等等。没有报道的,又是你想要知道的,就列为你采访提纲里的重点问题。问题的数量一般在10-20个之间比较好。对于已经宣布了的材料再去问他,等于浪费时间,价值也不是很大。采访时要把你的提纲重点,用询问的方式强调给对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