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搞好访问的艺术(一)

观化者(李全伟)2011-07-19

搞好访问的艺术(一)

 

2002425

 

 

  作为一位记者,除了笔下的功夫要强外,还要善于进行访问。

  访问,是记者通过与被访问者的谈话,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访问,是记者经常的大量的采访活动。

  有人说,访问是一种技巧,这话没错;但我想说,访问更是一门艺术。虽然,许多前辈记者和新闻研究者总结出了许多访问的技巧,但时代在变化、采访对象在变化,这些技巧性东西都在随着变化,这要求记者要善于适合这种变化,从艺术的高度进行把握,这样才能把访问工作做得更好。

 

访问在采访中的重要性

  这点从我个人身上深有体会,我是1997年进入《中国经营报》做新闻版的记者,后来又在管理版做编辑(采编合一),2001年初又到《计算机世界》做管理编辑,我感到这些年来,所有自己比较满意的采访都是经过实际访问而完成的。有的采访还要经过二次甚至三次访问,有的不光是现场访问(当面访问),还要有电话访问、传真访问和邮件访问。虽然,我也曾写过一些经过资料编写的报道,但总会感到有不满意的地方,现场感不强、新闻性不强。

  作为一名普遍的读者,我们都爱看记者通过现场访问采写的报道,道理也是一样的。有人统计,记者采写的稿件,80%以上的材料是通过“问”――向人提问题而获得的。可见访问在采访中的地位。

  本文所说的访问,主要是指现场访问(当面访问),当然电话访问也属于这个范畴。1979年美国出版的《新闻采集》(著者:肯.迈兹勒)一书说:“访问,就是记者代表读者同一个或几个人谈话,从而获得新闻。它也是一种用交谈的方式交换情况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产生一种单方面无法产生的对问题认识的高度。”

  为什么说现场访问最重要?这要从现在记者普遍使用的采访方式来谈。大致看来,记者目前喜欢采用这样几种方式写作:

  只根据过网上资料编写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网上的资料越来越丰富,有许多记者习惯于从网上搜集新闻素材,当然把这作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也有个别记者只是根据这些资料就进行写作,凑出一篇报道来。这样的报道由于没有现场访问,只是过去式的新闻的综合,根本不可能是较好的新闻报道。记者倒是省了事,但这是一种最不负责任的态度,让读者看到一些旧闻,耽误读者的宝贵时间。

  根据采访对象的资料编写 现在记者在报道新闻前(尤其是报道一些企业的活动),一般都会收到采访对象事前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各种相关资料,有些记者就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新闻报道。如果这只是进行短消息式的报道倒无可厚非,但如果是重头报道,显然就缺乏新闻性。

  根据新闻发布会进行报道 新闻发布会是记者获取新闻的重要方式,如果只是进行简短的报道当然就足够了,但如果想进行重要选题的报道,这种形式就显得不足了。

  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形式进行报道 这种报道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写出比较好的报道来。我的经验是,这只能是作为一个综合新闻选题的辅助手段或是进行一些紧急新闻的报道,比如,我曾写过一篇《外企人员回流急》的报道,写得是一些外企的员工开始向联想、用友这样的企业回流,当时就重点采访了联想,跟它们当时的人力资源总经理牛红进行了当面采访,又跟一些从飞利浦、爱立信、LG等这样的外企回来的员工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我电话采访了用友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和两位相关专家,最后才写出了那篇报道(近3000字)。

  当然,为了追求新闻的及时性,当采访对象不能接受记者当面采访时,可以采取以上的形式完成新闻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列出读者最关心的话题,进行聚焦报道。前不久,微软中国公司新任命了总裁――唐峻,他当时在上海,也不想接受记者采访,经过做工作,他同意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采访,我报的记者就拟了5个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虽然唐峻的回答并不具有针对性,但毕竟是他本人的一些表态。这篇报道满足了读者的需要。

  新闻界许多前辈记者都十分重视现场访问,像《北京晚报》的刘一达,他的所有报道都建立大量的现场访问的基础上,从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现场性的内容,仿佛记者带着我们现场访问一样。这样的报道可读性和新颖性都比较强。

  一次比较成功的现场访问,往往可以升华报道,出乎记者事前设计的报道计划。对于我们这样的媒体来说,更多的做得是企业报道,大量的现场访问是跟采访对象的当面访谈。当面的交谈的过程,往往极易碰出火花,使报道获得更多更新颖更精彩的内容。这是其他采访形式做不到的。

  1998年,我在《中国经营报》企业管理版做编辑时,参加了人民大学劳人学院组织的一次企业人力资源研讨会,听到赵履宽教授所做的《企业自然秩序大于人为秩序》的发言,本来会议资料里有赵教授的发言材料,但我感到缺乏一些案例性的内容,就决定到他家采访。结果,采访很顺利,赵教授既详细解释了他的观点加上了一些例子,还把他多年研究的企业在人力资源中的感想告诉了记者。这次采访使记者受益非浅,如果没有当面专访,可能只能编写出一篇比较理论性的文章,当然没有后来的精彩。

  现在我在新闻报道时,养成了一个习惯,能当面采访的就坚决当面采访,不能全部当面采访的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手段。当然,由于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有些以前采访的素材可以应用到今后的有关报道中,但这也是在访问的基础上。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