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气候变化引发农作物跨国交换浪潮

气候新闻播报2014-05-28
[caption id="attachment_39"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caption="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的马铃薯拥有多种形状、大小和颜色。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caption]

作者:Alex Kirby

秘鲁与中国和不丹的农户已经同意共享各自的农作物品种,增加当地粮食作物的多样性,提高防御极端天气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威胁。

气候变暖可能会让我们所有人面临陌生的问题。不过也有好消息:相距半个地球之遥的人们或许已经有了一些答案。

身处两大洲(中国云南,不丹和秘鲁)的小规模农户正在携手帮助各自社区适应世界变热的影响。

他们已经同意共享土产农作物品种,以及在不同气候和地形中种植这些农作物所需的知识。这项计划旨在维持更具弹性、依赖于多种而不是单一作物的粮食系统。它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农民能够在每个季节获得种子,同时保护“粮食主权”,这样,他们无需农业综合企业的干预就可以保持对农业收成的控制权。

粮食安全

这项协议是4月下旬在马铃薯公园(Potato Park,位于秘鲁高海拔城市库斯科附近)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达成的。这个公园保存着1,460种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以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威胁。

协议目前仅涉及马铃薯,但稍后也可能会囊括其他农作物。块茎本身不会被交换,只交换体外材料。此外,来自秘鲁利马国际马铃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的科学家将采取预警措施,防止寄生虫或疾病不慎转移到别的国家。

这项计划的组织者之一、非营利组织安第斯山脉协会(Asociación ANDES)总裁亚历杭德罗•阿古梅多说:“此次合作绘制出一个由各地原住民缔结的独特联盟,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合作来克服气候变化给农业和粮食安全造成的威胁。”

他在接受气候新闻网(Climate News Network)采访时说,目前还没有哪一个计划“像这个计划这样重视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同时把生物文化的传承创新视为加强应变能力的关键。”

“虽然我们的社区相隔半个地球,但他们关心的问题差不多。”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宋一青说:“虽然我们的社区相隔半个地球,但他们有着类似的关切。与不相往来相比,携手合作可以让社区更加强大。”

国际马铃薯中心基因库负责人大卫•埃利斯说:“在一个人口不断增长,饮食习惯和气候正在改变的世界中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不啻为一个重大挑战。像这种由农业社区和科学家缔结的联盟是应对这类挑战的关键一环。”

种植线

计划的组织者说,这三个国家的农业社区已经开始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温上升正在导致害虫增加,灌溉用水减少。比如,在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的马铃薯公园,冰川正在融化,种植线已经触顶,所以农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区域来种植马铃薯。

位于伦敦的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是这次农户会议的赞助方之一。供职于该所的农业生态学家克里斯蒂娜•斯威德尔斯卡告诉气候新闻网,这项协议偏重于能够在山地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物种。她说:“重点是那些能够在容易发生干旱、霜冻、洪涝、虫害的恶劣环境中表现良好的作物,另一个侧重点是增加多样性。社区拥有的作物种类越多,在极端天气下种植粮食的机会就越大。”

斯威德尔斯卡表示,秘鲁、不丹和中国有着相似的基本文化价值和传统耕作体系。这三个国家展开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即将参加以气候变化影响为主题的山区倡议会议(Mountain Communities Initiative),会议将于五月最后一周在不丹举行。

她认为,库斯科协议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地方。“山区倡议将复制这种知识转让行为,范围将涉及10个国家的14个社区,”她说。“种子的转让还没有发生,但参与山区倡议等行动的其他社区有可能复制这种做法。”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