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帝都败房族手记——买的不是房

明心堂主2014-07-30

 在北京,每一个人的买房经历,都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围绕购房的种种悲喜和计较,都折射出在非常态的市场情境中,个人与制度缺陷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进行的微妙博弈。

细数在北京朋友的买房过程,充满了各种艰辛,以下案例可见一斑:

 小A大学毕业刚工作的时候买了一个小两居,当时3000元的工资要还2000多的房贷,咬牙一年年的熬到工资的大幅上涨,想要换房子却赶上了限购,由于是外地户口,必须先卖后买,越看合适的房子越少,舍不得卖也舍不得买,三代五口人挤在80平米的房子里。小A认为,比买房子更紧要的是找一个能够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

小B是外地户口,买了一套三环边上离公司很近的房子,周围无好学校。孩子上小学时租住学区房,再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以租养租,每月需多付2000多的租金。

小C毕业后有单位集体户,为了落户买了远郊的房子空置着,现在单位附近租住,每月还房贷并交房租。

小D已经落户北京,买了北京五环外的三居室,为了孩子上学,准备买三环边的学区房,同样的户型面积有近300万的差价,每月还款2万多。

小E是公务员,单位给分了一套二环内的一居室学区房,市场价值200多万,但该房不能租售,只能在机关内部论资排辈进行调换,只有等到退休才能实现产权转让。现在小E只能把孩子的户口迁入,暂时空置。

以上A-E诸君都是我身边的75后和80后,30多岁在北京拥有1-2套房产。如果仅以结果论,他们是让人艳羡的。但细数历程,这些故事呈现的并非拥有住房之后所带来的舒适、便捷和享受,而是压力和无奈。交通拥堵、加班、出行使得我们在自己房子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故事背后相同的关键词是“户口”和“孩子上学”。在中国,户口制度和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福利待遇捆绑在一起,其中子女入学为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硬需求下,仅用金钱计算的“性价比”必须让位。学区房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每平米单价。人们买到的不是“住”房,而是受到更好教育的资格。有人会说,与其几百万买学区房,不如每年拿借读费来得轻松。而学区房购买者的逻辑是:在北京极度稀缺的教育资源面前,即便有钱“赞助”也往往投递无门,不如学区房来得直接,而且总有家长前赴后继,再出手时能有人接盘,没准还能升值。对于像小B这样的家庭来说,租住学区房意味着极大的心理挑战:从自己拥有的住房当中搬离,回到做一个租房客。

买房供房诸多煎熬的另一个源头,是中国人骨子里拥有住房的情结。有房和有房住,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拥有房产带来的安全感和成就感,非其他外物可比。在北京双井周边,一套市场价500-700万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不过万元,对于北京的绝大多数有房家庭来说,把自有的住房卖掉,然后用房款进行年回报率5%的保守投资,年收益不仅够租住同样面积户型的房子,还够全家出国游几次。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少有人这样操作。户籍制度、租赁市场的不完善、高企的通胀率和储蓄率、投资途径的匮乏,让更多人选择紧握房产。这样的“刚需”和扬汤止沸的调控政策互相激发,支撑了房价一浪接一浪的上涨。在高房价的挟持下,买房人正沦为制度的人质。只能盼望制度束缚从房子上松绑,那时房子才会恢复本身的功能,市场的盘活和价格的理性回归才有可能。改革越迟滞,市场越扭曲。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