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APP下载

奢侈品血拼季:理智与情感

明心堂主2013-01-15

关于如何在消费中保持理性,我已经在双十一大促之前写过一篇拙文(“双十一”前的冷水浴),为什么还要再谈这个话题?一是因为消费对象不同寻常——奢侈品,它们单价高昂且诱惑力惊人,其诞生便是为了对抗消费理性。二是因为当下是我们的消费意志力最为薄弱的时候:我们忙、累,我们需要减压、需要刺激,而年终奖的发放,让我们有实力好好的犒赏自己一次。一个声音会在我们耳边说:这难道有错吗?

没错,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当中,一些人奖励和放松自己的方式,便是海外旅游,奢侈品消费是其中绕不开的环节,相信很多人已经列出了长长奢侈品购物清单(其中有代购或送给亲友的礼物)。而大多数人则是要回到老家,和父母亲人团聚。对于好面子的中国人来说,挽上一款大牌包包,腕间展露一只奢华腕表,无疑会赚足亲朋的赞赏恭维。这片刻的浮华,也许真的会让我们暂时遗忘过去一年的负重艰辛,飘荡在虚荣感的云端,情感“回报率”大增。

佳节当前,也有很多人买奢侈品是为了送礼。中国人在礼物馈赠中,讲求的是“舍得”,不吝惜为对方花费大量金钱,是交情深的体现。一位在上海工作的闺蜜说,周围很多刚工作男孩子,勒紧腰带也要给女朋友买大牌包包,不可谓不悲壮。在血拼大军中,应该不乏这样的消费者,馈赠对象包括亲友和商业伙伴。

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在中国最大的卖点,就是彰显身份的需求。在做“中国奢侈品行业报告”时,被访者对我提到,中国迅速崛起的富裕阶层,需要通过一个方式来向他人昭示自己的成功。既然穿金戴银已经落入窠臼,那就只有选择奢侈品,来承载这样的功能。最近采访的一位来自法国的汽车零件企业高管也观察到,和欧洲消费者追求实用性不同,在可承受范围内,中国消费者总是希望买到最好最贵的车。

从表面来看,奢侈品消费心理上的回报,似乎和理智背道而驰,而如果深入剖析,当群体的虚荣心不断蔓延时,就会演变成一种共识和游戏规则,因循这种规则,反而变成了一种工具理性。BCG咨询公司2012年的《中国新一代消费推动力》报告显示,80%的消费者购买奢侈消费品,是源于参加商务和社交活动的压力。在这类活动中,对于一个人能力的识别,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看上去”是否成功——买得起奢侈品。这在金融和房地产相关的谈判中更为突出,我的一个做高端地产销售主管的朋友说,销售员都要进行名表、名车、珠宝和手袋方面的培训,以能够据此判断客户的资金实力。而另一个准备和风投面谈的朋友,则花了十几万从二手店买了一个爱马仕铂金包。对于很多中产阶层进取者来说,拥有奢侈品已经是一种理性投资或者“工作需要”,他们期待以此融入更高的社交圈子,希望在职场当中获得更多的上升机遇。对于他们来说,伴随着成功感的,是对“投资回报”的估量和财务平衡的压力,毕竟预算有限,在血拼奢侈品的时候,或多或少要缩减其他方面开支。

 行文至此,并非要给奢侈品消费更多的合理化解释,而是要披露消费行为背后的潜在逻辑,增加一点点应对“消费冲动”的免疫力。但有时从众的压力会迷蒙我们的理智,就连上层富裕人士也不能幸免。最近在美国第70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在采访每一位女演员时都要问“你穿的是什么牌子?”。如此直接,如此赤裸,没穿大牌高级定制的只能在家里哭了。

 不对,哭也至少也要坐在宝马车里吧。

热读文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

    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中打开"